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接近这个时间,就能够无意识地说出“妈妈”或“爸爸”等类似的读音,就说明小宝宝很聪明。
当宝宝到了八个多月的时候,可以学着大人的样子,模仿“ma”“ba”“da”之类的声音。
一般来说,宝宝要等到接近一周岁的时候,才能够有意识的去喊“爸爸”或“妈妈”,但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早于这个月,就能够明确分清爸爸或者妈妈具体指代谁,那就说明宝宝是个聪明娃了。
如果孩子开口晚,家长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老人们常说“贵人语迟”,但孩子开口时间如果晚于3岁,就需要家长多多注意了。另外,如果孩子开口时间相对来说比同龄人晚,那么家长可参照以下情况。
1) 环境影响
正如人们学习外语需要一个语言环境一样,小朋友开口说话也同样需要语言环境。
如果家里有人在说普通话,有人在说方言,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大脑会陷入混乱,不知道哪种语言是正确的,于是开口时间就会稍晚一些。
2) 孩子自身语言表达的欲望
有些小家伙性格比较内向或者是个慢性子,他们只有自身有想要表达的愿望时,才会主动开口说话。
遇到这种孩子,家长需要勤与孩子进行交流互动,巧用一些小游戏来提高他们想要表达的欲望。
3) 月龄
再有就是语言的发育也是参照月龄的。一般来说,有意识的模仿说话,要在6—8个月,所以家长们也不太过心急,而基本的语言表达要到1岁左右才能才能够实现,家长不用操之过急。
如何让宝宝早点开口呢?
对于开口较晚的宝宝来说,家长要如何做,才能够让宝宝早点开口呢?
●边指边说,建立联系
家长在教宝宝说话时,最好是一边使用正确的发音,一边指着对应的人或物品。这样可以加强词语与语义的关联性,加深宝宝对词语的理解。
●重复短句子
宝宝起初学习说话时,家长一定要反反复复的去说同一个词语或同一句短句子,以加深宝宝对拟学习词汇和句子的印象。
●多跟宝宝进行互动
家长们平时要多与宝宝互动,可能通过阅读、玩游戏等方式,边互动边教宝宝说话,一般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注意说话的方式
宝宝刚开始学说话时,一般是以叠词为主,然后再是简单的短句或复杂的词,再是长句,父母在教孩子说话时,也不可心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