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西部,今杭州桐庐、建德、淳安(千岛湖)三县市地区,在60年代之前的一千多年历史里一直都是一个独立的地区,叫做严州。新中国成立后,因为社会不稳定,加上军事、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国区划调整频繁,甚至撤消地级市,改为“地区”;严州当时被改为建德专区,建德专区曾管辖了整个杭州地区,也曾整个被金华吞并管辖,分分合合非常频繁。整个区划调整随着国家稳定,也随之结束,大部分地方在60年代后几乎全都恢复了原建制,而浙江十一府,只有严州没有恢复地级市身份,整个地区划入了杭州地盘。
50年代的建德专区
50年代末,为了支持上海工业用电的需求,国家发现严州西部山区的新安江段有很好的水电站建设基础,因此新中国第一座自行建造的水电站诞生了,也就是如今的新安江水电站,是周恩来总理亲自监督建设的。这座水电站可谓生不逢时,如果晚修几十年,严州反而可能像建三峡大坝时的重庆那样被升格。
水电站的建设使得严州的遂安,淳安两县,以及数千个村庄,近三分之一土地被淹没,这些淹没的地方变成了如今的千岛湖(千岛湖其实是人工水库,真名叫新安江水库,面积比杭州市区面积都大)。这也导致30万人口直接移民,20万人口的间接移民,这对于刚被战争洗礼过的严州而言,是毁灭性的打击。加上严州本身就是山区丘陵,人口少,交通不便,导致当时无法具备成为地级市的条件。而当时严州划分也有几个方案,一是并入南边的金华,二是北边的杭州。
新安江水电站
严州历史上作为三江汇流之地,是上游金华、徽州商客前往杭州、苏州的重要中转地,也是漕运重地。因此历史上这里商贸活动非常发达,饮食、文化也更受金华、徽州影响,联系也更为紧密。如今建德地区流行的小吃,比如各种酥饼,肉汤圆,烧饼等等,几乎和金华一模一样。但当时候的金华也是百废待兴,且行政区面积巨大,没有多余的力量再去代管严州地区。而新安江水电站在当年的重要性,不亚于现在的三峡大坝,以及新安江水库(千岛湖)的对下游的重要性,影响着下游几千万浙江人民的饮水安全,最终选择了下游省会杭州进行代管。
老严州地区在划入杭州后,很多教育、工业资源被杭州剥离,比如滨江区最早的移民就是淳安的那批教育和企事业单位的移民,滨江区最早的小区(区政府周边那些)就是新安江水电站的配套房。严州冶金大学搬到了嘉兴,严州师范大学被杭州电子科大合并等等。也因为环保和水源地的原因,原本建德优势巨大的化工产业,也被遏制发展,500强企业新安化工也被杭州传化集团收购。虽然目前建德、桐庐等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已经非常高,但整体经济水平在省内还是中游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