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邱莹莹就是不懂得及时止损,非要抓着应勤不放。就算后来应勤勉强接受了她,这件事也永远会成为她的污点。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其他姐妹的情况大不相同
再看看22楼其他几位姐妹的情况,简直天差地别。
樊胜美是王柏川费尽心思才追到的女神。王柏川心里明白,以樊胜美的条件,肯定交往过不少男朋友。但他完全理解,根本不会因为这事嫌弃樊胜美。
曲筱绡和赵医生更是干脆,认识没多久就滚到一起去了。这说明他们对男女之事看得很开,根本不会介意对方的过去。
至于安迪,那就更不用说了。她跟魏巍发生过关系,可这丝毫不影响包奕凡对她的爱。包奕凡自己之前也交往过很多女朋友,哪会在意这种事。
同样是有过感情经历的女孩,为什么其他人就能被接受,偏偏邱莹莹就要被嫌弃?
邱莹莹被嫌弃的真正原因
要说邱莹莹为什么会被嫌弃,其实原因还真不少。
首先,她的性格实在是太单纯了。说好听点是单纯,说难听点就是蠢。这种性格在感情中很容易吃亏,也很容易让人觉得她不够成熟。
其次,她不懂得及时止损。明知道应勤是个老古董,还要死缠烂打,这不是自找苦吃吗?如果她能果断一点,也不会因为这事被人嫌弃。
但是,最关键的原因,其实还是来自她的原生家庭。
邱莹莹的父亲就是个典型的重男轻女思想。他明知道自己的女儿不适合在大城市生存,却为了所谓的面子,砸锅卖铁也要让邱莹莹到大城市发展。
在邱父眼里,邱莹莹不是处女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好像自己的女儿一下子就低人一等了。
原著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从小到大,我从不舍得动你一个手指头,从来苦口婆心教育你规矩,可看看你给我做出什么事来。你还想瞒我,你也知道羞耻?知道我来回戳穿你。我和你妈,从小怎么教你来着,啊?我们一向教你要守规矩,要听话,要勤快,你呢?你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番话可以说是把邱父的思想暴露无遗。在他看来,女儿不是处女就是不守规矩,就是不听话,就是给他丢脸。
更可悲的是,即便知道女儿被人嫌弃,邱父还是想要女儿攀附上应勤。原著中还有这样一段描述:
到家门口,邱父和应父一起到后备箱里取行李,你一只,我一只,抢的不亦乐乎。邱父笑到:别跟我抢了,你赶紧看住应勤,让他小心行走。看着应勤行走吃力,应父连忙拉着行李和妻儿汇合,一起上楼。邱父大包小包的跟在后面,呼哧呼哧的喘粗气,非常辛苦。
为了让女儿能嫁入应家,邱父不惜卑躬屈膝,拼命讨好应家父母。这种行为,不得不说,真的让人感到很悲哀。
网友热议:处女情结还是双重标准?
这件事情很快就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应勤的处女情结实在是太可笑了:"都什么年代了,还在乎这个?真是封建老古董!"
也有网友站在邱莹莹这边:"虽然邱莹莹确实有点傻白甜,但是不是处女又不是她的错。应勤这种人根本不配拥有爱情!"
还有网友指出了这件事反映的社会问题:"为什么同样有过感情经历的其他几个女孩就没被嫌弃?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双重标准吗?"
有数据显示,在一项针对90后的调查中,有高达73%的男性表示不介意另一半是否是处女,但同时也有62%的男性认为处女更有魅力。这种矛盾的心理似乎印证了社会对女性的双重标准。
不过也有网友为应勤辩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择偶标准,应勤喜欢处女有什么错?邱莹莹既然知道自己不符合对方的要求,为什么还要骗人?"
更有网友将矛头指向了邱莹莹的家庭教育:"看看邱父那个样子就知道了,邱莹莹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有问题。她的悲剧是家庭和社会共同造成的。"
写在最后
纵观整个事件,我们不难发现,邱莹莹的遭遇其实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诸多偏见和不公。
所谓的"处女情结",本质上就是一种对女性的物化和歧视。它假定女性的价值在于她们的"纯洁",而忽视了她们作为独立个体的其他品质和才能。
同时,这种观念对男性何尝不是一种束缚?它强加给男性一种非理性的期待,让他们陷入对伴侣"纯洁"的执念中,反而忽视了真正重要的情感连接和价值观契合。
在这个应该更加开放和平等的时代,我们理应抛弃这种陈旧的观念。每个人,不论男女,都应该被当作一个完整的个体来看待,而不是被简单地用"是否是处女"这样的标准来评判。
那么问题来了: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经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