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挺华,中共党员,现年87岁,系湖南省东安县委宣传部离休干部。原籍广东蕉岭县,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亚齐市,1934年回国,1949年6月参加广东、江西、福建三省边区游击队,1958年到东安工作,1986年离休。离休后,他将全部身心扑在爱心公益事业上,从2002年至今已为700余名贫困学生捐资助学40余万元,创办永州市首家县级志愿者服务组织,被誉为“全职助学义工”、“全能助学志愿者”。2015年被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授予“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中央文明办发布的2016年“中国好人榜”12月榜单中,钟挺华荣登“助人为乐”好人榜。
一、自主创新编“核心价值观演示操”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孩子要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是,钟挺华萌生了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小学生课间操中去的想法。他在退休医生李楚民的支持下,共同动手设计动作,制成剪纸图样,并请来三位小学生志愿者具体演示。经过多方摸索探讨,编制了一套12节的“核心价值观演示操”,运用生动的体操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编成演示操,为广大市民,特别是中小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材。如:双手成心形高举,表示国家利益至上,有一颗爱党爱国的赤胆忠心;双手臂平举下悬成天平状,表示公正无私。小学生反复演示后,普遍反映这套操新颖实用、易学易懂。目前,核心价值观演示操已在东安县7所乡镇中小学演示推广。
二、80高龄创志愿者服务促进会
2010年以来,钟挺华联合8位爱心人士倡议成立东安县志愿者服务促进会。在筹备阶段,他不顾年岁已高,在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缠身的状况下,踩着单车、挤着公交,奔走穿梭在各个单位和社区,为他的爱心事业寻求志同道合的热心帮助者。他编印4000多份宣传资料,精心制作纪念信封、贺年卡,自编志愿者之歌,组织征文活动等等。在他的努力下,东安县志愿者服务促进会于2011年9月正式成立,钟挺华被选为名誉副理事长。目前,这个永州市第一家县级志愿者服务组织发展注册志愿者14000多人,募集资金近40万元,资助特困生86人,并在东安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着。2014年3月,他还组织了“高龄志愿者集体生日花宴”,47名70岁以上的志愿者和县城二小的学生一起欢庆生日,并现场募捐2600余元。此外,他做好家人工作,立下书面遗嘱,百年之后不开追悼会,遗体捐献给医院做研究,作为最后的奉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钟挺华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三、弘扬雷锋精神捐赠雕像
雷锋雕像是钟挺华从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资中挤出捐建的。目前,钟老已为东安县幼儿园、中小学校、机关单位捐赠38座雷锋雕像。他常说,“我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只是想到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祖国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他们,我要尽我所有的能力为他们多做点事情,让孩子们听党的话、跟党走,成为社会有用之材,这是做为一名共产党员、离休干部应该做的,我在做我认为该做的事而已”。同时,钟挺华老人广泛收集有关雷锋的文字材料和图片,深入各学校进行展览,宣讲雷锋精神。他希望捐赠的雷锋雕像不仅能为东安县各中小学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能让雷锋精神永驻校园,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四、个人出资办助学基金会
2002年以来,钟挺华省吃俭用,相继在东安县芦洪市镇中心小学和广东蕉岭县新铺两所小学创办了3个助学基金会,投入资金12万余元,资助师生600余人次。他创办的助学基金会坚持以思想互助、以爱育爱为原则,经常性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文体活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他组织编印8期2400份奥运宣传资料,组织奥运知识抢答赛、奥运图标制作赛、奥运长卷签名等多项活动,让农村娃娃开眼看世界。此外,他还亲自给小学生们写信380封,赠送学习资料、贺卡等7000余份,孩子们给他回信100余封,给他寄来相片、手抄报、贺卡等600多件。从2006年以来,钟挺华还分别建立了幸运儿爱心基金会,收到师生捐款万余元,爱心的火炬得到心手相传。在2013年的东安县捐资助学慈善晚会上,83岁高龄的他又当场捐款16200元。个人资助特困生92人。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到终点决不罢休。我要在有生之年力所能及地奉献教育事业,让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直到生命停止的那一刻”,钟挺华说。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