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是中国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也是我心中久仰的圣地。带着久慕的朝圣之心,2017年11月5日-11日,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刚刚结束之际,我有幸参加了区委组织部牵头组织的延安之行,零距离走近延安感悟延安精神,在学思践悟中接受了一次党性教育的精神震憾和心灵洗涤。虽时间不长,但我觉得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一、朝圣之路——在潜心学习中感受延安精神之伟大
延安是我心中久慕的圣地,延安之行也是我的朝圣之路。这次延安学习之行为期5天,在学习培训中共安排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延安时期群众工作方法与现实启示》和《延安时期毛泽东的领导哲学与策略运用》3次专题教学,延安革命纪念馆、“四八”烈士陵园和凤凰山、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以及习近平知青生活地梁家河村等现场教学讲解6场,《延安保育院》、《张思德与张思德精神》等情景教学2场、延安宝塔山重温入党誓词组织生活会1场。期间,一堂堂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启示深远的课堂教学,一场场形式独特、穿越时空、感人心扉的实地讲解,一个个身临其境、生动深刻、倍感震撼的现场体验,将厚重的历史转化为鲜活的教材,将知识的灌输转化为思想的感悟,中国共产党凭着怎么样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有识之士义无反顾地奔赴延安,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靠什么做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延安精神之伟大得到了实景化的呈现和实证化的阐释。
二、探圣之魂——在静心思考中感受延安精神之博大
延安精神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高度概括。从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个人物典故、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位位“老延安”的口述历史中,从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壮大,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的形成到彪炳史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共七大召开,潜心思考,让自己把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来,仿佛又回到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使自己重温经典、备受启发,深切感受到延安精神之博大,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课程学习之余,我还通过与同事学习交流、网络延伸学习了解到,在延安这块本是平凡的黄土地上,除了有延安革命旧址445处之多,延安还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的陵寝之地——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还是习总书记长达7年的知青生活地——迈出人生第一步的起航之地,冥冥之中,“三圣”合一,延安精神源于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五千年文明,承前启后,薪火相传,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发扬光大,并展示出真理的光辉,也必将为21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中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延安圣地之“圣”实至名归。
三、践圣之道——在传承实践中感受延安精神之宏大
延安精神历久弥新,薪火相传,是我们不断走向胜利的政治瑰宝,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穿越时空的时代价值。当前全党全国上下正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一定要立足本职,认真践行延安精神,努力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存之于心、见之于行。一是要用延安精神补好精神之“钙”。延安精神是彻底的革命精神,蕴含着我们党的理想信念、政治理念和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是激励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我们要用延安精神坚定信念,不断加强党的理论武装,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要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真诚服务群众,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二是要用延安精神履行好担当之责。延安时期,我们党和人民军队、人民群众在严重困难面前,不畏艰难险阻,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诠释了共产党人所肩负的责任和担当。今天我们,面临着新时代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等“四大考验”,特别是承担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图抱负,在此实践中更要在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的基础上,孕育出新的时代精神,用延安精神提质强能,勇于责任担当,敢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三是要用延安精神炼就好作风之强。我们党历来重视作风建设,在延安时期就开展了著名的延安整风。当前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中,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我们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我们要用延安精神砥砺品格,坚持正人必先正己,严以修身、严以律己,注重良好作风的自我养成,大兴实干之风,接“地气”,找“症结”,挖“病根”,真切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求,在作风建设中争做表率。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