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湖南省反邪教协会 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要闻快讯 洞庭和风 科学普及 警钟长鸣 社会关爱 理论园地 经验交流 红枫视频 社会百态 爱心家园 宗教与邪教 心理与健康
神州风采 三湘揽胜 湘江评论 文学书画 歌舞曲艺 政策法规 读者论坛 通知公告 协会概况 基层动态 邪教大观 反邪教图书 反邪教知识
天气预报:
本站文章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 亚洲28365 >> 洞庭和风 >> 正文
“名誉村长” 王新法
——一个燕赵义士的湖湘传奇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勇军  日期:2018-1-10 8:34:39  浏览次数:

     五, 去安家“安家”

        “军人行军,能等天气吗?”

                       ——王新法 

                   泉,桥  

 安家,原来是一个村子,后并归薛家村。村外进安家,得经过原薛家。它地处薛家村更纵深处。村子400来户人家,分布在渫溪两侧。相对来说,它比薛家更贫困。

2014年秋,王新法的身影频繁地出现在渫溪两岸。

他要一步一步丈量渫溪河边村道的长度,丈量渫溪河安家段的长度。要看河的两侧有多少人家,他们又是怎么分布的——由此确定这河段内要修多少桥,才能解决农户进去的困难,才能方便孩子们上学。他要看那些组的饮用水不好,好水源又在哪里?他也要看看他们的茶园,与乡亲们一道寻找切除贫困之根的办法……

这是一种体力大磨损,曾德美的《扶贫日记》这样记录——

“今天名誉村长去安家10组最里头的人家。也是薛家村最远的一户。名誉村长伴着河往里走呀,走。河越来越小,两边的山越来越窄,像挤过来,要夹住他似的。他是上午进去的,一直到下午3点40分才回来。一进屋就揭开锅。那狼吞虎咽的样子,肯定他没吃上中餐……”;

   “他们找水去了。我没去,帮做饭。我们杀了一只鸡。我出钱。名誉村长太辛苦,得补补身子。”

曾德美后一则日记,记录的是王新法给安家6组找水源。

5组这一块叫贺家湾。这一天,王新法去农户家走访,迎面看到山地上有许多牛。再一看,山沟中有一股水,流向渫溪。不用说,这股水

肯定是这个小组的水源了。他想,这水不干净呀,这怎么吃?他与村民唐德厚聊这事,唐德厚说:“还别说,这水还真不好,牛粪什么就是不管,山里头有磷矿,我们吃的水含磷严重超标。”王新法崩紧了脸:“这怎么行?我们得找一口好水!”唐德厚以为王新法只是说说而已,不想,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过来了带人来找水了。“一共10个人:唐植英、姚泽友、陈家明、唐德厚、谢敏等。”“爬了几里山路,找到一处地方,不理想。再爬几里山路,最后在老井湾找到了一口好水。”“见到泥沙中渗出的水,王新法大喊:找到了,找到了!手机往旁边一放,他身子贴在地上,光着双手去扒。一下,一下……看到他的秃顶,汗水浸湿的花白的头发,我心阵阵发热。他终于扒出一个坑来,一会,泥沙沉淀过后,坑中就是一泓清亮亮的水了。望着水,名誉村长笑了,笑得孩子一样天真,纯粹……”(曾德美《扶贫日记》)。

水源找到后,王新法手一挥:“我马上开车送化验。”

“如果可以,我出2万,弄水管。”他又说。

“这么远,2万元水管够吗?”唐植英问。

“够了。路边到这里5公里路……不信?你用皮尺再量,我的脚量过了,要不,我侦察兵白当了……”王新法反驳唐植英。

“另外,我再找水泥来,在这里建一个大水池。”王新法又是手一挥,“至于各家各户怎么样接进家,这就不要我管了吧?未必还要我王 村长喂进你们口中?

“唐植英的要你喂。”姚泽友打趣道。

唐植英前年被南北镇评为“最美媳妇”。

 大家哄堂大笑。

“这可使不得。使不得的。”王新法竟有了几分羞涩,一大男孩子模样。

后来,村主任贺顺勇组织下,薛家村12位平均年龄为63.7岁的“义工”投身这个“山水下调”工程,用25天时间,修建起两个蓄水量达50立方米的蓄水池。6组19户人家洗菜都用上了山泉水。

王新法与白芳梅“狭路相逢”时,她正在踩着渫溪河里的跳石过河来。

后来,12天“亲密接触”后,王新法送了她一个“时尚大姐”外号。王新法爱给薛家村人起外号,薛家村人也都乐意接受。村子里人多,又都是一口的土家话,王新法很多时候听不明白他们叫什么,也就记不住他们的名字,就灵机一动,外号替代。于是,罗植英老公简发成是做木匠的,他便叫他“木匠兄弟”,田文楚家前一根电杆,他便给他命名“电杆兄弟”。白芳梅呢,五十大几了,还隔三岔五上南北镇,一头白发染黄发,王新法就叫她“时尚大姐”了。

“白大姐!”王新法一声京腔。

白芳梅抬起头,看到背着背包的王新法:“哟,王村长呀,你认识我?”

王新法笑而不答:“上南北镇?”

白芳梅一惊。

王新法继续笑:“又染成什么颜色呢?”

白芳梅这才明白过了,拣石头砸王新法。

王新法不逗了,接着告诉她,他是来安家“安家”的,就住她家里面。时间呢,看这座桥要修多久,一月修好住一月,一年修好住一年。“就这座桥。”王新法指着渫溪上的跳石说。他说,他5月份起就对渫溪河安家段的桥琢磨开了。乡里乡亲多住河两边,出个门,卖个茶,来来往往跳石上过多不方便呀。更苦了上学的孩子们,到了5、6月,山沟里水一涨,就只能站在河边的。“现在天气好,我过来修这座桥,来来往往不方便,就住你家,你家离桥最近,方便……”

王新法住下来,当晚就将左邻右舍叫过来,聊桥的事。一听说要修 桥了,大家当然高兴呀。王新法说:“桥如何修,需要多少钱,他都整过了。钢筋、水泥等材料约3.3万元,由军人团队投,至于工,我从第一天修到最后一天,一文不算,其余你们看着办……”大家一愣,听出这话的意思了,纷纷表态:“那当然,我们自己过的桥,难道投个工还要问人要钱?”……王新法笑了:“这就对了嘛!”

不选良辰吉日,但土家人必拜土地神。王新法率乡邻们一众,土地神拜过,桥就动工了。

从此,每天5时47分,白芳梅都听到“起床号”声,转眼间,王新法的人影就到了河道上。白芳梅收拾屋子,只见房子里工工整整,清清爽爽,那被子折得比她的还棱角分明。一天里,王新法只早上7点、中午12时30分进屋落脚。晚餐过后,她的屋子里则有了从来没有过的这般热闹,前屋后屋,左屋右屋,老老少少都来了,几十个人围着“王村长”,听他天南地北扯,“扯”北京的高楼,华北的抗战,更多的,是听他描绘今后的薛家:“渫溪两岸要装路灯;安家小学要改造成花园,建小广场,建球场,大家没事的时候,去喝茶,去跳广场舞……”“对了,你,李大哥,你,王大叔,你们这些80岁以上的老人,千万要记得按时领工资哟……”

多瑰丽的生活啊。没有过。从没有过。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土家人,人人心里都开了花。

晚上,王新法与乡亲们谈笑,白天,王新法为桥流下汗水。

钢筋是必需的。钢筋在哪?南北镇上店可售。但是,贵。王新法就跑石门县城。来回280公里逼仄的路,最顺利也要7个多小时。遇到路上有个车祸什么的,早上出去,转钟回来很正常。细沙也不能少,在哪?在南北镇。王新法也自己去跑,因为,沙价以车计,只有装得满满的,他才乐意。还有,十指九不齐,哪可能人人都齐心做?出的都是义务工,有的,做过一天见不到钱,就不做了,得去做工作,讲道理,或加上“训几句”。最麻烦的,是桥头要占地,又拿不出钱补偿,“走不了荷包”就要与地主“走心”……

累,真的。有时一进屋就坐在椅子上起不来。白芳梅心疼,就每天温着热水等“村长”回。山村的深秋的夜晚有些冷了,“村长”在桌前写写画画时,白芳梅就把火盆端到他身边,也不说话,悄悄地陪他坐着,看他忙碌。

桥终于修成了。6组的村民命名为“连心桥”。看着阳光下红漆涂抹出的这三个字,王新法说:“这个好!”

“连心桥”是王新法牵头在安家修建的第一座桥。

战士的行程没有终点,10月底的这个黄昏,王新法背上铺盖、道别“时尚大姐”,走向下一个工地……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zc1213    责任编辑:jxfhaxm528 

    Copyright©2010亚洲28365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0204187号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传真):0731-82241057  投稿邮箱:Hnfxj12345@126.com


    亚洲28365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