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教活动一日不绝,防范邪教一刻不止。未雨绸缪、加强反邪教宣传是反邪教工作的主旋律。近几年,我县把握时代特征,不断创新反邪教宣传方式,建立了反邪教志愿者队伍,开辟了反邪教宣传舞台,拍摄了反邪教微电影,使反邪教宣传氛围更浓厚,效果更显著。我们的做法是:
一、“借壳上市”,成立反邪教志愿者队伍
时代需要正能量。志愿者是近几年耳熟能详、让人敬佩的称谓。宜章是个“好人之城”,建立了义工协会、志愿者协会等几十个公益组织,涌现了全国道德模范刘真茂、中国好人袁贤光等大批好人。2014年以来,我协会也着力打造了一支反邪教志愿者队伍。
一是认识建立反邪教志愿者队伍的意义。2013年,我们有了成立反邪教志愿者队伍的初心,认识到很必要,很迫切,也可行。从反邪教宣传工作的策略性看,建立反邪教志愿者队伍是反邪教工作社会化、群众化的体现;从反邪教工作的专业性看,有宣传、教育、帮扶等内容,涉及到宗教、反邪教、心理、医学、科学等许多方面知识,需要挖掘社会各类人才,汇集形成团体智慧,共同应对邪教问题;从邪教活动的规律性看,邪教混迹各地,暗中活动,需要反邪教志愿者去发现和举报;从反邪教宣传形式看,志愿者活动形式活泼,亲和力强,群众容易接受。2014年6月9日我协会正式组建了一支200多人的反邪教志愿者队伍,活跃在城乡的各个角落。
二是依托大型公益组织成立反邪教志愿者队伍。我们采取借船出海、借壳上市的办法,依托规模大、感召力强的宜章义工协会,成立了反邪教志愿者分会。我们精心制作了《反邪教志愿者登记表》,将反邪教志愿者服务项目分为“反邪教劝导”、“反邪教文艺表演”、“反邪教法律咨询 ”、“反邪教摄影”、“反邪教心理疏导”、“反邪教说服教育”等7类,方便以技能、特长招募志愿者,确保招之即来、来之能用、用之有效。同时,我们明确了反邪教志愿者义务,加入反邪教志愿者队伍必须做到自己不参加邪教、积极劝导亲朋好友远离邪教、看到邪教活动及时举报、平时注意收集兑换“法轮功”反宣币等。
三是充分发挥反邪教志愿者的作用。我们在举办大型反邪教宣传活动时,组织反邪教志愿者开展服务,如2014年5月,大型反邪教花鼓戏《梦醒》在我县巡演,60名反邪教志愿者到演出现场协助公安干警维护现场秩序、发放反邪教知识宣传资料。我们经常组织反邪教志愿者开展反邪教宣传活动,如2014年6月,35名反邪教志愿者,驾乘7台私家车,到全县19个乡镇开展“反邪教知识进乡村”活动,宣传反邪教知识,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邪教,现场收集“反宣币”600多张,铲除邪教标语11处。三年来,我县反邪教志愿者队伍开展大型反邪教宣传活动6次,各类服务活动10余次,并对因邪教致贫家庭的孩子进行了结对助学。
二、借台唱戏,开辟反邪教宣传舞台
宜章的文艺演出队伍蓬勃发展,每周有小演,每月有大演。文艺演出丰富了群众文艺生活,也带给群众积极向善向上的精神食粮。如果将反邪教宣传搬上舞台,可以进一步让群众认识到邪教的危害,进一步增强群众防范邪教的能力。目前,单凭我们县级协会的力量,成立专门的文艺演出队伍,搭建专门舞台,无疑还比较单薄。只有借台唱戏,才能事半功倍,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催化效果。我们这么想,也这么做,将反邪教宣传搬上舞台成为常态。
一是将主要的文艺队伍吸收到反邪教协会。宜章县中老年艺术团成立时间长,演出水平高,是我县送戏下乡的主力军。为此,我们将中老年艺术团吸收到反邪教协会作为团体会员,明确他们文艺反邪教的任务,并给予一定的排练、演出经费。中老年艺术团是为了共同爱好组建的非营利性团队,因此我们可以花小钱办大事。这样,既建立了文艺反邪教队伍,又不用过多的担心经费问题,还可经常将反邪教节目搬上舞台。
二是加强沟通,掌握信息,确保反邪教文艺节目在重要活动中演出。在一些重要节日,如元旦、元宵、五一、七一、国庆、重阳等节日,我县都会在广场举办大型演出活动。我们主动联系活动主办方,加强协调,加入反邪教文艺节目。如,2016年正月期间,县委宣传部开展送文艺“进广场、进社区、进村镇、进园区”的活动,我们编排、选送了快板《四老倌批邪教》参加巡演。该节目以诙谐、幽默的表演方式获得群众的欢迎。
三是把握宣传时机,台上台下相互呼应,相得益彰。每次演出机会,我们都会提前策划、编辑好反邪教知识宣传资料,适时在观众中开展反邪教知识宣传。这样,台上有表演,台下有宣传,进一步加深群众对邪教的认识,形成台上台下相互呼应、互为补充的良好生态,让群众充分吸收和消化反邪教知识的营养。
三、借网传播,开创反邪教微电影宣传新渠道
微电影,是手机网络时代的产物。它符合网友观看习惯,也易于手机网络传播。我们一直重视网上反邪教宣传,每年发表大量反邪教文章,其中有很多是具有一定警示教育作用的典型案例。如果把这些案例转换为视频,会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可以产生更好的宣传教育效果。为此,我们又把反邪教宣传的战略眼光瞄准了微电影创作。我们拍摄了反邪教警示教育微电影《保护神》,在全社会产生较好地反响。
一是编好一个感人故事。选好素材,编好剧情,讲好故事,是拍摄微电影的基础。微电影《保护神》讲述了女主人公在遭遇丈夫车祸去世、女儿高考落榜的接连打击后,把一切不顺归因于祖宗不保佑。她误入邪教组织,并受到洗脑恐吓,被骗走钱财。反邪教部门接到群众举报,与邪教展开了争夺群众的拉锯战,并最终帮助女主人公积极面对生活,帮助其女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该部微电影取名“保护神”一语双关,剧情平实而感人,揭露了邪教骗人伎俩,展现了反邪教队伍的风采。
二是选好一个摄制团队。微电影小而精,更加讲究表现手法和拍摄技巧,更加考量摄制团队的制作水平。《保护神》的摄制团队拍摄过多部微电影,获得过很多奖项,技术比较成熟。近年来,我们有多次合作的经历,去年,我们合作拍摄纪录片《莽山蛇事》,在凯风网的“高端访谈”播出,今年又合作摄制了一个宣传片,产生较好效果。在《保护神》摄制过程中,我们密切合作,策划、编排、拍摄、剪辑一气呵成,确保了影片质量。
三是造好一种宣传氛围。《保护神》拍摄之初,我们就在当地报纸、网站发布了消息,并把链接转到大家的朋友圈。一个小县城拍电影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开,引起大家的兴趣和期待。微电影摄制成功后,我们举办了一个很成功的首映式,邀请了省市县反邪教协会领导和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润槐,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秀芳参加并讲话。中国反邪教通讯、中国反邪教网、亚洲28365网、县电视台、宜章报等省内外媒体积极跟进,营造了良好的声势阵势。尤其是在亚洲28365网上线后,我们把链接发到了各个微信群、QQ群。一夜间,“本土首部反邪教微电影”《保护神》被互相转载,成为县里各微信公众号的头条。“反邪教”的字眼一下子点亮10万多人的眼睛。此外,我们还与县电影公司协调,将微电影作为电影下乡的加影片进行播放。目前,电影下乡已播放《保护神》130场次。
反邪教宣传途径很多,以上做法只是其中一部分。以此期待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