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湖南省反邪教协会 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要闻快讯 洞庭和风 科学普及 警钟长鸣 社会关爱 理论园地 经验交流 红枫视频 社会百态 爱心家园 宗教与邪教 心理与健康
神州风采 三湘揽胜 湘江评论 文学书画 歌舞曲艺 政策法规 读者论坛 通知公告 协会概况 基层动态 邪教大观 反邪教图书 反邪教知识
天气预报:
本站文章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 亚洲28365 >> 经验交流 >> 正文
四访政委的启示
——怎样选择采访中的时机和环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牛胜  日期:2018-1-9 9:20:10  浏览次数:

 

那是1989年我在广州军区守备某师任新闻干事时,《解放军报》编辑约我写一篇关于我师党委抓典型运用典型指导工作的新闻。

约稿任务,刻不容缓。当天下午,我便揣着采访本急匆匆去找政委。哪知:师长、参谋长都在政委办公室,瞧他们脸上严肃的表情,我猜八成是有什么事正在商量,还是走为上策。主任明白了我的意图后,走出门来对我说:“小李,我们正在开会,恐怕没时间跟你说,采访的事你再找一个机会吧。”我自知来的不是时候,也为这次采访没能取得成功而暗暗感到扫兴。

有事则登三宝殿。办公室谈不成,只有上政委家去!晚上,我又敲开政委家的门,不巧政委到某团5连去了,要晚饭后才能回来,我急于采访索性坐下来等。可是一小时过去了未见政委身影,又一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听到他的“三菱”车的响声,这次采访又是毫无结果。

两次采访“扑空”,约稿期限逼近,我心里更加着急,决定第三次造访政委 。这次我先等在政委办公室里,不一会儿来送文件的一位秘书告诉我,政委刚从军区开会归来,且在会上,领导批评了我师某团的一个连队在安全防范事故工作上存在的漏洞,政委坐了“冷板凳”,心绪一直不好。“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想在这个时候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去打搅他,因此,又放弃了这次采访机会。

三次采访不尽人意。后来,一位上级新闻干事告诉我,三次采访之所以碰壁,都是因为采访的时机和环境选择得不对,我这才恍然大悟。的确,采访是一门学问,它要求我们在采访中考虑采访对象认为方便的时机,而这三次采访失败的教训又告诉我,采访的时机是决定采访是否成功的关键一环。比如运动员要参加重大比赛夺金牌的赛前准备时;演员已经进入了“角色”在精彩的表演中,战士进入前沿阵地,正准备冲锋杀敌的时候;作家正埋头写作的时候;再比如采访对象的思想情绪或精神状态出现严重异常的时候等等,他们最怕别人打扰。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若是我们不择时机贸然去采访都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同选择时机一样,访问的环境也十分重要。一是因为,环境是否能适应采访,常常直接导致采访的效果。例如,有的在会议桌前十分拘谨,在会上找个地方采访就比较轻松;有的人在领导面前不愿多说一句话,领导走后才肯吐真情等等。二是因为选择好的环境,是新闻采访活动的必然要求。“姑娘还知道梳妆打扮要有个好地方”,搞采访更应如此。找到理想的环境,不仅交谈起来可以找到由头,不致于“卡壳”,还能“借景做文章”,有助于生动地表达报道的主题思想,使写出的稿子更富有现场感。

吃一堑长一智,懂得在采访中选择时机环境的重要性后,我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于是我决定第四次采访政委。采访前首先从政治部领导那里了解政委近日的活动安排,接着又给政委通了电话,把报社约稿完成期限和采访的内容告诉了政委,政委满口答应,当天下午就要我上他办公室去。采访中,政委不仅主动给我讲师党委如何培养典型,在宣传典型时注意走群众路线,让典型墙内开花墙外香,不断开新花,而且还给我找材料,侃路子,鼓励我把稿子写好,环境也理想,采访取得成功,稿子一气呵成,发出不到二十天,就以《某师30多个先进典型不断开新花》为题见报(见《解放军报》1989年10月11日第二版)。

四访政委的启示告诉我: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如果不选择或不善于选择好的时机和环境,就很难采集到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来,“妙笔”也难“生花”。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zc1213    责任编辑:jxfhaxm528 

    Copyright©2010亚洲28365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0204187号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传真):0731-82241057  投稿邮箱:Hnfxj12345@126.com


    亚洲28365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