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农村学校是开展人才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当前我国广大农村中学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基础性工作。在目前农村中学中,由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家长素质的限制,中学生在家庭教育方面较为薄弱,数量巨大的留守儿童和监管较差的少年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大难题。这为邪教势力渗透到校园,蒙蔽和蛊惑涉世未深的农村中学生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在当前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开展反邪教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农村中学师生的防范意识,抵御邪教对农村中学生的侵害,是当前我国反邪教工作必须要解决好的现实问题之一。
一、农村中学反邪教教育的重要性
广大农村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他们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是同时他们的辨别能力也较差,容易上当受骗,成为邪教势力向校园渗透的薄弱环节。
当前,由于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农村中学的教育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这种管理缺位给邪教的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给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尤其是当前农村中学中留守儿童、单亲家庭、以及家庭监管较差的学生更是受邪教侵害的高危人群。因此,从当前校园管理的角度加强对农村中学师生的反邪教教育和宣传,提高广大师生识别邪教本质、抵御邪教渗透的能力,对于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护广大师生身心健康,为广大农村中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中学开展反邪教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学生思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我们分析目前中学生被邪教蛊惑走上不归路的案例,从中不难发现,出现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思想信念的缺失。由于学校教育侧重于学生学科文化知识的教学,因此对学生思想信念的教育就相对缺乏。学生受到来自于学业压力、家庭环境、以及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往往出现思想上的迷茫、信念上的动摇,加之中学生辨别能力较弱,给披着各种伪装的邪教以可乘之机。因此,针对当前农村中学生误入邪教歧途的这一原因,我们认为应该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思想信念教育,用坚强思想信念向邪教说“不”。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通过将核心价值观与学科教学的共同点结合起来,将核心价值观寓于学科教学中,尤其利用语文、历史、地理、以及思想品德等学科内容对学生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夯实学生思想信念。教师要利用物理、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学科知识,向学生灌输科学思想和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坚强的唯物主义价值观和科学精神。另一方面,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通过组织各种知识竞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实践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信念。通过学科教学,校园文化活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其抵御邪教思想侵蚀的能力。
(二)加强宣传引导,帮助学生认清邪教与宗教的区别。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误入邪教的一个原因就是对邪教与宗教的区别无法有效辨别,造成真正的误入。这类学生虽然知道邪教的危害,不会在知情的情况下,但是由于不能辨别宗教与邪教的区别,有时会在被打着宗教旗帜的邪教所迷惑,误入歧途尚不能自知。因此,我们要在学生中广泛宣传宗教与邪教的区别,帮助学生有效辨别宗教与邪教的不同,从而减少学生误入邪教现象的发生。一方面,我们要向学生广泛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对邪教和宗教的规定,帮助学生从法律层面正确认识邪教与宗教的区别;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利用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民族宗教事务部门印发的反邪教知识小册子等地方性反邪教教育资料向学生宣传和解释邪教的基本特征,帮助学生准确辨别邪教,从而自觉远离邪教组织。
(三)强化学生日常管理,构筑抵御邪教的有效堡垒。当前来说,农村中学学生管理由于有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制约,管理的规范性和精细化都有待提升。在学校的反邪教工作中,抓好学生日常管理是防止学生被邪教组织渗透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我们在学生日常管理中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学生考勤管理。学校要将学生每天。每节课的到位情况建立起长效追查机制,对于未到校上课的学生及时通知家长,弄清楚去向,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外的动态;二是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包保教师一方面要按时完成家访任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强化师生心理沟通,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疏导思想上的疑问,使得留守学生时刻保持健康的心理。三是做好租房寄读学生的安全走访工作,学校要组织班主任以及客人教师定期对租房寄读学生进行安全走访,对学生的住房安全状况、以及学生人际交往情况与房东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校外的社会关系状况,防止邪教组织在校外对租房学生进行渗透控制。四是学校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要利用阳光少年之间、学生心理辅导室等学校部门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和帮扶,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防止学生心理健康失衡。笔者认为,学校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时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屏障之一,在农村中学的反邪教工作中,学校有的放矢地将其与学生日常管理结合起来,通过精细化制度化的日常管理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在可控范围,是抵御邪教渗透,构筑学生免受邪教渗透和侵害的有效堡垒的重要途径。
三、结论
农村中学反邪教工作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学校管理工作。在反邪教工作中,我们从思想信念教育方面加强学生的教育是提高学生抵御邪教渗透和侵害内在能力的有效途径。而通过将反邪教与学生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则可以借助学生日常管理的优势将反邪教工作精细化、提高反邪教工作的实效性。此外加强宣传,提高学生对邪教本质的认识则有利于学会说呢过正确区分邪教和宗教的区别,从而避免误入邪途的发生。本文结合笔者本身在农村中学从事一线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多年经验在文章中提出了上述三条农村中学反邪教工作的建议,希冀能为农村中学反邪教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