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国际市场调查发现,尽管“中国制造”风靡美国,但有94%的美国被调查者对中国品牌所知甚少,其中仅有少数人提到联想、百度、华为、海尔和国航。与之相反,谷歌、微软、苹果、福特、波音、亚马逊、迪士尼……众多美国品牌在中国“深入人心”。
这种反差说明,中国企业一定程度上存在重产品轻品牌、重利润轻价值的问题,而这与我们品牌建设长期不足有关。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的一份研究资料显示,尽管中国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在一些领域,一些“中国制造”成为“质次价廉”的代名词。技术和品质的不足,以及竞争策略的同质化,导致很多企业无法建立有效的品牌价值支撑和品牌认同;而在短期利润与长期价值的取舍方面,有些企业也缺乏应有的定力与耐心。
品牌建设不是一个在马路上捡钱包似的偶然事件,而是以价值为导向的长期、系统工程,品牌竞争本质上是价值创造体系的竞争。由于企业独特的价值创造体系,才使企业拥有了难以模仿的竞争能力,而这种价值能力一旦被社会、消费者认可,它将成为支撑品牌长久发展的源泉。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深谙此道”,它们依靠创新研发和独特的价值追求,在全世界奏响了中国品牌的强音。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