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湖南省反邪教协会 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要闻快讯 洞庭和风 科学普及 警钟长鸣 社会关爱 理论园地 经验交流 红枫视频 社会百态 爱心家园 宗教与邪教 心理与健康
神州风采 三湘揽胜 湘江评论 文学书画 歌舞曲艺 政策法规 读者论坛 通知公告 协会概况 基层动态 邪教大观 反邪教图书 反邪教知识
天气预报:
本站文章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 亚洲28365 >> 神州风采 >> 正文
【老兵来信】之四:援巴筑路队,用生命构筑中巴友谊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甲增  日期:2017-7-17 8:40:36  浏览次数:

我们援助巴基斯坦筑路队伍中的人都知道,只要说起四连,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四连官兵思想坚定、意志刚强、敢打硬仗、擅打攻坚战,凡是最危险、施工难度大的任务四连一定会抢到手。

1976年初,四连奉命驻扎在孟家拉扎村,这是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在地图上不标示,地里位置特殊,处于一条狭窄的山谷当中,找不到宽阔可驻扎部队的地方,四连的帐篷只好分散搭建在乱石滩上。

部队驻扎下来的第二天,连长朱凌堂与指导员夏贵民带领各排排长,到工地上实地勘察。他们发现,任务的艰巨性和危险性远超他们的想象,此路段几乎全是悬崖绝壁,要在半山腰上开出一条路来几无可能。

 

战士们用绳子吊在空中,在绝壁上打眼放炮。(图片由作者提供)

经过两天的部署和准备,一场激烈的战斗打响了。风钻手用绳子拴住腰,从山顶攀到半山腰,悬在空中打风钻。他们脚下就是波涛滚滚的印度河,大河像一头张开大口的猛兽,令人恐惧。半空中的战士们丝毫不敢疏忽,否则就会掉下悬崖,被河水吞噬。这时候我们才切身体会到什么叫“命悬一线”。

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四连官兵没有一个人退却。最危险的地方,党员领导干部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在党员的带动下,四连官兵斗志昂扬,谁也不甘落后,班排之间还互相展开竞赛,工程进展快速推进。为了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战士们还搞起了夜战,由于条件所限没有电灯,他们发明了用罐头盒倒上柴油再放上一点棉纱,点燃后放在各个施工点上,工地上灯火通明十分壮观。战士们忙碌的身影在灯光里不停的晃动,劳动的口号声和工具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就像在演奏激动人心的交响乐,令人精神振奋。官兵们起早贪黑,连明带夜每天施工十几个小时,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一心想着提前完成祖国人民交给我们的光荣使命,早日回到祖国。

施志康同志是党员四排长,他平易近人,说话和气和蔼可亲,一切都为战士着想,危险的地方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从不考虑个人安危,是战士们眼里的好领导、好兄长。

6月的一天,一轮爆破过后,作业面上方不断有浮石坠落,十分危险。战士们踊跃请求进入作业面进行排险。施志康看着战士们坚定的面孔,说:“谢谢同志们,论年龄我比你们大,论经验我比你们多,还是我上去最合适。”说完他果断地命令战士们向后撤,带领两名共产党员手拿撬杠冲了上去。他们用手中的撬杠把一块又一块的浮石撬下来,排除险情。当撬到最后一块浮石时,他脚下踩着的那一块大石头猛然滑落下去,施志康猝不及防,摔下了悬崖,当场牺牲,献出了年仅28岁的生命。他是一位英雄、党的好儿子、人民的好战士,是我们一生学习的楷模。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战士们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当困难和危险来临时,他们从没有选择逃避,而是迎着困难和危险勇敢向前冲,毫无畏惧。

四连施工点有一段U型路,按照施工要求,需要用爆破的方法把半个山头劈开,炸出一条路来,难度非常大,这也是中巴公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爆破。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团首长带领营连领导反复勘察论证,指挥部还从国内调来爆破专家,最后制定出了施工方案。风钻工们奋战了两个多月,打了6个8至13米深的炮洞,将五十吨炸药填入炮洞。一切准备就绪,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官兵心情紧张。“预备……启爆”,随着团首长一声令下,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地动山摇,爆炸的烟尘冲上云霄。待烟尘散尽,官兵们近前查看,却发现爆炸的仅仅是3个副炮洞,而3个主炮洞并没有爆炸。经查,原来是山上滚下来的大石头砸断了线路,导致第一次爆破失败。这样的结果让官兵们很是沮丧。

  

特大爆破爆炸瞬间。(图片由作者提供)

10月10日下午,距第一次爆破32小时后,部分官兵再次进入施工现场,进行第二次爆破准备。战士们排成一列向炮洞里传送炸药,六班长张志奇同申常记、舒少川、徐会勤四人在炮洞里面摆放炸药。下午五点五分,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山体突然坍塌,洞外的战士被全部掩埋,同时把正在洞里面摆放炸药的张志奇等四人堵在了炮洞里面,洞里面一片漆黑啥也看不见,而且氧气越来越稀薄,头顶上的大山压得石头咯咯作响,炮洞随时都有被压垮的可能。死神在向他们招手,情况万分紧急,这时张志奇大吼一声:“我们赶快摸到洞口,搬开洞口的石头,一定要想办法活着出去。”在张志奇的带动下,四人摸到洞口,搬开所有堵在洞口的大石头,拼尽全部气力,终于爬出了炮洞。他们刚离开,炮洞就被压垮,他们四人总算从死神的手中挣脱了出来,晕倒在洞口旁边。

据一班战友马忙贵回忆,当时他们正在驻地吃饭,突然听到巨大的响声,随后看到山体垮塌冒起冲天的灰尘。他们丢下饭碗不顾一切跑到出事地点。发现幸存的四名战士时,只见他们身上覆盖着厚厚的尘土,如果不是他们中间有人动弹了一下,真不容易发现他们。战友们急忙把他们四个人送到安全地带。后来他们又发现了被掩埋在洞口且身受重伤的耿建修和郭顺堂,经抢救六人转危为安。

牺牲的官兵被安葬在吉尔吉特烈士陵园内。

亲爱的战友们,你们是中巴友好的使者,你们是中巴友谊的见证者,战友们时刻都在想念你们,祖国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作者:李甲增,资料提供:王进京、张志奇)

 

国务院慰问团向筑路人员赠送的纪念手册和茶缸。(图片由作者提供)

 

正在铺设路面。(图片由作者提供)

 

 

汽车正在喷洒沥青。(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李甲增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zc1213    责任编辑:jxfhaxm528 

    Copyright©2010亚洲28365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0204187号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传真):0731-82241057  投稿邮箱:Hnfxj12345@126.com


    亚洲28365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