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走过的,是桥上的路。
走过的桥大概是数不清了。一步一步走过去的路,谁会去细细回想?大多数认为,这仅仅是座桥罢。
大约走过去时,会这样——
有的人是怀着匆匆的心绪急欲离开;有的会带着几分悠哉的闲适;或者是在途中逢着来人时微微的悸动感触……诸如种种,情态不一。然而不管心境如何,桥都是现世中存在的实体,是普通人皆可见的情景。
但脱离现实,桥固然还是桥,可是它代表的,又是另一番境地。它拥有着许多凄迷的景象,断桥残雪,桥边红药,长桥卧波,小桥流水……诸多关于桥的景象通过文字的表达犹显诗意,甚至产生了与现实建筑美学中不一样的美感。
多数文人从来不会放过这个由桥衍生出的意象。一方面他们咏叹理想,渴求理想的实现,借桥来宣泄心中所念。另一方面他们对爱情眷恋不舍,便将桥上景致与爱情相交缠,对此痴迷不枉。这样看来,似乎爱情与理想,都是他们人生中可遇不可求的鸿沟,是他们最终信仰的追溯。而桥,却恰是承载这份深厚的载体。对于他们而言,桥是连接他们爱情与理想的使命者,是能够让他们的追求得以实现的载体。桥的一端可以连接很多,理想、爱情,无非是这些美梦中的沧海一粟。而人在桥上走过的路,便是自己追梦的路,也该去看看走在路上的风景,因为是自己所创造出来的绚丽。这样的涵义,从古而往,无一不是。
渐渐地,我才开始明白,仅仅是一座桥,就可以引发无数的遐思。也不仅仅是一座桥,而是每个人的人生之路,就像无数的大大小小的桥,当我经过桥时,走过的每一步都是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坚持。这个连接两边而筑的通道,就像是人生路上的狭路,当我遇到如同洪流般的挫折时,桥就是我生命中的桥,我人生的伴侣。
我走过那座桥,不像往常一样匆匆。这一次我是驻足了一会儿,开始观望起来。文人中尚有多情之人,而我也未尝不可。
有人曾在桥上看风景,看着美梦与现实勾连出的景致,他驻足沉溺,无法自拔;有人甘愿忍受五百年风吹雨打,化身石桥,只盼心爱的姑娘经过一次;有人每天在桥上撑伞而过,才惊觉梦远的玉笛声,瞧见了一下子飞走的燕尾,将春水拨起一阵涟漪。
而我路过桥边时,看见丛间花朵正盛,我凑近赏玩,如同游历的诗人一般。
这一次我确定,我走的不是路,是桥。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