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陪太太到商场购物后,开车往河西方向回家。车过一桥时,瞄见一汪河水清清的,加上又是冬日暖阳,爱游泳的我忍不住与太太商量起来,我去游泳,她在河边等我。太太犹豫了一下后,答应了我。她从未见过我到河里游过泳,也许想看看我到河里到底想干什么,是否真的能抗住寒冷,畅游当地的舞水河。
我们将车停在岸边,一起下到了河边的码头,只见五、六名妇女在河边洗衣物,还有个妇女在河边杀鸭。太太不太愿意让我下水:这里只有你一个人游,安全吗?河里有人洗东西,也不卫生。她的意思是不想让我下河冒险。恰好上游有人游了下来,我于是对她说,这不是有人吗?换上泳装后,我又捆上了“跟屁虫”。太太又不放心地问,这东西管用吗?其实,“跟屁虫”这类所谓的保护泳具,承受力一般不到50斤。除了在河里比较醒目,起个标志物的提醒作用外,只对游泳熟手抽筋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对生手来说,可能用途不大。不过,我告诉太太,应该管用。在河里游泳,对于熟手来说,体力不是问题,可以通过变换不同的泳姿来轮换休息不同的身体部位。最怕的是抽筋,抽筋主要是游得过猛。我抽过3次筋,每次都是游蝶泳时发生的,且都是穿了偏紧偏长的泳裤,导致血液不畅引起的,除第一次抽筋由于疼痛,一只脚不能动而惊慌失措外,其他两次都被我通过反身仰游化解了。
在太太的担扰中,我下了河。因为有暖阳,又是正午,不似前几次水冷,我迅速地游过阴凉处,往没有建筑物投影的河中心游,感觉水变得有点暖和,又晒着太阳,感觉人不是很冷,游了一百多米,身体热了起来。快到了对岸,一艘老式带篷的木渔船开了下来,船东大喊:让一下,让一下,船来了。我在水里停顿了一下,对船东说:你的船先过去。避过船后,快到了对岸,对岸有人在钓鱼,也有好几个人在河堤上散步,有几个人在对河里游泳的我指指点点,似乎在问,河里游泳冷不冷?我大声地对他们说,不冷不冷,你们也可下河来游。他们连忙摇手说:不敢,不敢。
我接着往回游,太太见我游了回来,问我冷不冷,我说还可以,也不是很冷。我感觉还没有游够,又对太太说,再去游个来回。又游到对岸返回后,只见太太在安静地玩手机,似乎对我的游泳没什么担扰了。
上了车后,看了时间,刚好一小时,游了大约八百米。我有意地问太太还担心我游泳吗?她说开始很担心,见我游到了对河,知道我的体力应该是足够了,也就不担心了。我偷偷地笑了一下,我没告诉她,我经常是晚上一个人在河里孤独地游着,与夜光、水草、游鱼、寒流相伴,甚至还遇到过水蛇。我也没有告诉她,为什么许多人愿意逆流而上在河边游,是因为河边水浅、安全些。而游对河,河中央因为挖沙淘金,加上拦坝蓄水,水深一二十米是很正常的。河对面,还有一条地下阴河,有暗流、旋涡,那儿每年都会淹死几个人。我不敢告诉太太,担心她担心我。
虽然是冬日,寒冷的季节,游泳时有家人在岸边相伴,感觉是温暖的。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