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红的夕阳斜照着云雾缭绕的边陲山峰,一张张笑脸被篝火的光芒照得通红。在广西边防某部前沿阵地上,除执勤的战士之外,将士们正聚拢一起吟诗。素有小诗人之称的战士黄正德轻轻地给勇士们朗诵着:“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这首出自唐代诗人高骈的《山亭夏日》,朗诵完毕,战士们有的即兴赋诗,有的动情演讲,都被此刻欢乐的气氛陶醉了。这就是广西边防某部开展“庭毫之夏”活动的一幕情景。
长年驻守在广西百色靖西的边防某部,阵地处于群山环绕、水清树绿、风光独特之地,被人们称为“小桂林”。这个部队针对艰苦的边境环境,紧张单调的戍边生活,肩负着繁重的边防对敌斗争任务,给干部战士造成了一定的心理精神压力。基于80年代青年战士有知识、有头脑、爱活动、善言表的特点,需要改造环境,创造条件、改造条件,改变那种观赏别人表演的文娱形式,采取发展和完善自我抒发、自我陶冶、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娱乐形式。通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戍边将士求知求美求乐。为此,他们决定利用大自然赐给的自然环境,结合春夏秋冬四季特色,开展一些新鲜活泼的文化活动。师党委很支持这一活动,并为之大开“绿灯”,拔出专款作为活动经费。入夏以来,进行“庭毫之夏”活动,在这之前,他们成功地搞起了“弄合之春”,还准备进行“宾山之秋”、“剑河之冬”活动。
1988年初,他们首先在广州军区最西面,毗邻云南边防的某部三连的弄合某连,开展一个“对春联、写春文、唱春歌、绘春画、摄春影、制春景”为主要内容的“弄合之春”。全师上下官兵人人动脑,热情讴歌、赞美了祖国龙年的春天、党的十三大后的第一个春天。这些作品散发着80年代热血男儿热爱祖国的激情,体现了广大指战员们乐于奉献的崇高情操。师党委给这次活动中的组织者和130多个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入夏以来,这个部队在自卫还击战打响第一枪的地方——庭毫山上进行以读书演讲会,主要读好本部队编辑出版的《剑麻诗集》、《四有佳话》,总政下发的《高山下的花环》,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理想与青春》,以及当代军人风貌丛书《法卡山与摩天楼》,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南疆卫士的风采》等十本书。写出了一批有血有肉、真实感人、朴实生动的演讲稿,增强了大家戍边抗敌的自豪感、荣誉感。师政治部收到演讲稿200多篇,选出五人在全师进行现场竞赛,还举办了笔会等活动。
这个部队立足边防,搞活战士文化生活,受到广州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广西军区政治部的赞扬。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