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开宗明义谈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个中体现,初心是难得可贵的,是弥足澄明清澈的。无论于入党而言,还是就日常的生活、工作来说,或是就学技术、做生意、干农活作论,好像没有谁从一开始就抱着做不好的心思来行动实施的,正所谓靡不有初嘛。
初心可贵,贵在坚持,也难在坚持。征程路途,纷繁芜杂,迷离万象,初心不免受其干扰、摇晃、犹豫,甚至泯灭。先前的清凉见底,变得含糊浑浊;先前的铁面正义,变得摇摇欲坠。洁白无瑕上面,开始有了混黑的留痕,此于许多事物都有了证实。
就入党说,为共产主义奋斗者,在某些人眼中有时却成为了笑谈,且是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鄙视;为人民服务者,在有些人看来早已成为了过时和“刻意伪装”,在人前人后尽说风凉。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言存在即为合理,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也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中国先贤孟子甚至说,万物皆备于我。
所以,追求功利,工于算计,达致合理,符合人之预期和是人之秉性。但应知晓,君子爱财,用之有度,更要取之有道,即达到实体正当的同时,必须强调程序的正当。若一味追求实体合理,不管程序的优良与否,那此种作风最终会让每一个人胆战心惊、深渊履冰。所以,追求财富的累积,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无可厚非,也无可指摘,但要寻求看得见、信得过、翻不烂的程序机制、路途轨迹。
一种说辞,在某个场合是如此的铿锵有力,在另个地方却可能变得弱气无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在诸多地方都会适用,但在共产主义者身上却不可、不得传染、蔓延。因为,我们彼此不一样。汪国真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此于党员又何尝不是如此?!既然选择了成为一名党员,这就不仅仅是角色扮演的不同,或身份的转变,更是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满当当的情怀扛在肩上、挂在胸中。
可能每个人的能力还是有所不同,或者说所处的平台使人变得不同起来。能力大小有别,但为人心怀不应有异,即无论处于何阶何层、何时何刻,都应做到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的奋斗目标”。但如先前所思,工程宏大,贵在精细与点滴,久久为功,方成大好风景。古人刘昼也说,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在生活中,因各方元素牵绊,事情推进,不免变得磕磕碰碰、曲曲折折,但为何有些村风民风是优良的,有些道路建设是畅通的,而有些却是闹心、不顺的?个中体味,大多不外乎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没有得到很好地周转、妥协和圆满。这其中,党员有无找准好自己的定位,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发挥好应有的作用,是需要我们在座的党员思考的?在事情面前,是顾全大局、与人谋利,还是推波助澜、与虎谋皮,考验着每个人的党性、品性、人性。
当然,追求情怀,追求主义,应当有着物质的支持和支撑。即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外部环境必须允许我们支配自身,并从中汲取快乐。”圣经也说,“智慧再加上一笔遗产就美好了”。所以,人也要过活自己,过好自己,并在力足之余,接济他人,真正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泮坑村出现一些事情之后,我曾写下一篇文章或是所思,即《善始者,更应善终》,但我们又知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有位老师曾说,有些事,不是因为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看到了希望。所以,有些事情,如考研、过司考、成公职、为人服务、处理纠纷、狠抓党建、整治陋习等,当然很难,但这不是我们放弃的理由,或扭头的借口。因此,初心,是不能丢的,是不能掺杂“七情六欲”的,像你于许多事情面前下决心、表态度的样子,那样好看,那样刻骨铭心。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