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湖南省反邪教协会 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要闻快讯 洞庭和风 科学普及 警钟长鸣 社会关爱 理论园地 经验交流 红枫视频 社会百态 爱心家园 宗教与邪教 心理与健康
神州风采 三湘揽胜 湘江评论 文学书画 歌舞曲艺 政策法规 读者论坛 通知公告 协会概况 基层动态 邪教大观 反邪教图书 反邪教知识
天气预报:
本站文章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 亚洲28365 >> 心理健康 >> 正文
揭秘“辟谷节食”养生理念:不可盲目理解为绝食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日期:2017-6-13 8:00:17  浏览次数:

 

  图片来源:懒兔子

  作为传统的道家养生方法,辟谷节食的养生理念还是有益的,但前提必须是在保证自身营养均衡、维持自我能量基础代谢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切不可盲目地将辟谷养生方法理解为绝食。

  辟谷已有2000多年历史,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尝试。这些人中有得道大师,有仁人志士,也有普通百姓。近日有记者卧底参加了某辟谷培训机构,机构中的大师竟宣称现代辟谷之术有吸收宇宙能量充饥减肥和意念治百病的功效。

  辟谷究竟是养生方法还是灵丹妙药?是否具有科学性?辟谷真的能够止饿减肥吗?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看待辟谷?

  辟谷有关问题 并无明晰解答

  现代人通常以为,辟谷就是“绝食”,与现在流行的断食疗法如出一辙。实际上,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误会。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晋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辟谷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

  传统的辟谷分为服气辟谷和服药辟谷两种主要类型。服气辟谷主要是通过绝食、调整气息(呼吸)的方式来进行,其效用目前缺乏科学依据;服药辟谷则是在不吃主食(五谷)的同时,通过摄入其他辅食(坚果、中草药等),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辟谷养生很有讲究。”张晋解释说,中医传统上的辟谷,有前期的准备、中间的过程和后期的回谷,有一套完整的方法,如果不明白不了解这种方法就无法进行真正的辟谷。“辟谷能够传承2000年而不衰,对于身体的保健养生作用不言而喻。虽说现代的科学没有明确的认识,但它是客观存在的。”

  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养生术,辟谷不是绝食,更不是简单的挨饿,否则就背离了古人的辟谷养生原则,反而损害健康。“辟谷养生与饥饿有本质区别,”张晋解释说,道家辟谷的正确方法或前提条件是精满气足,只有精满气足才能达到气满不思食的境界。气满不思食是正确的道家辟谷方法,而思食者则可以肯定地说辟谷方法不正确。“所以辟谷一定要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服气、吞气、静坐冥想,吸收能量,才是辟谷养生的核心”。另外,辟谷养生,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要根据不同人的实际情况制定辟谷养生方案,切不可一概而论。也就是说辟谷养生由浅入深,逐渐提高,要确定辟谷养生的时间长短要量力而行。

  令人担忧的是,如今商业机构强势介入,为了商业利益不择手段,将辟谷的神话托上了一个级别。也由于过度包装与宣传,很多人不明就里地参与进来,久而久之,滥用辟谷的不良后果也开始出现。“辟谷,既需要临床疗效的证明,也需要医学理论的支撑。”在6月9日召开首届国际辟谷养生学术研讨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教授指出,近年来,社会各界包括医学界,对辟谷的评价褒贬不一,看法参差不齐。“目前有关辟谷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解答,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来加以论证。”

  适当节食可预防慢性疾病

  众所周知,中医讲求阴阳平衡,世间万物均由阴和阳两部分组成,阴阳一旦不平衡,就会产生各种问题。“当下很多疾病都和过度饱食有关。”世纪坛医院中医科主任冯兴中教授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过量的营养摄入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作为传统的道家养生方法,在生活方式急剧变化,营养过剩的今天,选择辟谷节食的养生理念还是有益的。”但冯兴中也表示,前提必须是在保证自身营养均衡、维持自我能量基础代谢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切不可盲目地将“辟谷”养生方法理解为绝食。

  民间俗语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每日三餐的食物供给,主要是为了满足机体每天活动所需的能量和各个脏腑器官的正常的新陈代谢,以保障正常的生存和健康。但冯兴中却表示,人体的自身并不需要这么多的食物,只是我们的习惯和欲望驱使我们不停地填塞各种食物给身体,从而使身体越来越臃肿,逐渐的走向亚健康和各种疾病的行列。“吃多了,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都来了!”

  中医认为,常量五谷进入人体后,会通过脾的运化转为人体所需的气血精津,但若进食过多,则会产生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痰湿”,即现代医学认为的脂肪、血脂、代谢异常等,因此传统的养生说法中又有这么一句话,“若要身体安,常带三分饥和寒”。

  临床实验证明,辟谷养生不仅能使机体进行自身的自调节、自稳态、自组织能力起到自我“净化”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协调组织细胞和脏腑之间的功能,使机体阴阳保持相对平衡,抵御外邪。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一种全面而平衡的合理营养,与现代营养学不谋而合。“不过不食五谷,对芸芸众生来说有些不现实,但控制一下饮食,确实是健康身体的前提之一。”

  辟谷是“修行” 并不适合所有人

  关于辟谷,不少人夸大了它的神奇功效,似乎经过几个周期的辟谷,绝大多数顽疾都可康复,这显然与客观事实不符。“通过断食的方法来逼死癌症细胞迄今并无科学依据。”冯兴中指出,一些患有恶性肿瘤的病人,尤其是大手术后的病人。他们需要所谓的“高营养”,如果长期不给足热量,反而会导致疾病地恶化,有害健康。

  “辟谷可以适当控制糖尿病的症状,但不能根治糖尿病。”冯兴中表示,因为在禁食过程中,糖均被消耗体内糖含量下降,且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控制饮食本就是一种有效降糖的方法。如若过度禁食,脂肪分解所产生的酮体使体内pH值发生改变,较易引起酮症酸中毒。糖尿病人代谢酮体的能力弱于普通人,酮症酸中毒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因此不建议糖尿病人辟谷。

  尽管节食有助于降低血脂、逆转脂肪肝,推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但想要通过辟谷来摆脱心血管疾病的威胁,也无异于是痴人说梦,因为包治百病的良药是不存在的。

  “辟谷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尊重现代科学。”张晋强调,辟谷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她以患有肾功能、肝功能、心功能等脏器功能障碍的人为例,如果采用不得当的“辟谷”,会增加脏器受损程度,威胁生命;另外,营养不良的人。本身身体就缺乏多种营养素,如果长时间不进食,各个脏器就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引起免疫功能受损。“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孕妇和乳母、体质虚弱的人不宜辟谷。”因为这些人群各个脏器衰退、发育等不健全,长期不进食有碍自身脏器功能正常运转,不利于胎儿、新生儿和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辟谷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不是神功,只是一种科学的养生方法。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zc1213    责任编辑:jxfhaxm528 

    Copyright©2010亚洲28365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0204187号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传真):0731-82241057  投稿邮箱:Hnfxj12345@126.com


    亚洲28365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