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奇的“4—7—8”呼吸法在网上火了起来,宣称可以帮助人体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到底引起老年人失眠的常见因素有哪些?而这种呼吸法又比较适合哪种失眠类型的人?
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在失眠患者中,约有43%的患者是因为“胃不和”造成的。常见的“胃不和”有两种情况。一是老人晚餐吃得过饱,增加了胃的负担,导致腹胀,影响入睡;二是患有慢性胃肠疾病,如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此类老人大多有消化不良或反酸的症状,常导致难以入睡。胃不和与失眠两者“互为因果”,失眠又会加重胃肠功能紊乱,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相对于以上需要寻求治疗的失眠类型,由思虑过度所引起的心理性失眠则更为适合运用网上所流行的呼吸法来助眠。专家认为,“4—7—8”呼吸法的原理在于让人在睡前通过调整呼吸方式,认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从而放松身心,快速入眠。
“4—7—8”呼吸法分为3个步骤:首先吸气4秒,再憋气7秒,最后呼气8秒。在进行该呼吸法的过程中,要保持舌顶上腭,也就是上排门牙后的牙床组织上。先用鼻子吸气,再用嘴巴在舌头四周呼气,如果感觉这个动作有点难,可试着把嘴唇稍稍抿起来。循环3次后,大脑可开始感受到睡意。这种呼吸方法能让氧气在肺部流动循环,让副交感神经放松,有助于减缓压力,放松身心,更易入睡。
专家提醒,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很多老人习惯睡前玩手机、追电视剧。老人要想保证睡眠质量,最好要让影响睡觉的电子产品远离自己(《老人报》10月16日)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