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回家
3月31日,六塔山有了它千万年来最隆重的一天。
这一天,它将以“家”的名义,迎接71位灵魂的永久回归。
为他们的回家,王新法、覃遵彪、曾德美等一个又一个崇敬着英魂的薛家人或非薛家人,已付出他们最赤诚的努力。此前两天始,曾德美就忙成了陀螺:给段镇长电话,商议“回家”仪式;给县民政局、县扶贫办电话,请示参加活动;去学校找坤校长打电话,落实少先队队员发言;给田波电话,落实音响。这一天的5时47分,薛家村还在晨雾中时,王新法已与手机中的“起床号”一起“吹响”,安排各类人员到位……
一夜不停的春雨在这时悄然停歇。大晴天。
8时整,100辆清洗一新的灵车,全部到位,并装载好灵柩。它们由薛家村全村全部农用三轮车、摩托车、板车组成。
8时10分,板车打头、三轮车居中、摩托车殿后,100辆车缓慢而有条不紊地绕山而上。
9时30分左右,其它车辆陆续上山。各界人士,薛家村在家村民,共计500来人全部上山。
10时8分,仪式开始。
司仪声。“山河园迎英烈回家仪式现在开始!全体肃立!”。顿时,六塔山鸦雀无声。刻有“山河园”的巨石之侧,500余人面向71具横、直对齐,成队摆放的棺林庄肃而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歌》奏响。鸣炮三响,接鸣炮71响——向每一位英灵报告;接击鼓9通,以报天地……
“为先烈覆盖国旗”——
匡斌走过来,领取国旗,双手平端,走向前排右起第一具棺木。段少帅走过来,领取国旗,双手平端,走向前排右起第二具棺木。石门县民政局杨副局长走过来,宣传部副部长贺新初走过来,福彩中心李主任走过来,优抚办小杨走过来,覃遵彪走过来……王新法走在最后,他将国旗捧在胸前,脚步沉缓,一步,一步,向李子文的棺木走去。然后,他轻轻展开国旗,轻轻覆盖在棺木上,再轻轻地抹平国旗的折皱。没有泪水,只有咬紧的嘴唇,与两眼庄重而坚毅的光。
国旗覆盖完毕。
71具漆黑的棺木。71面鲜红的国旗。
共和国最小的、最大的方阵。
薛家村最温暖的怀抱。
王新法最真诚的敬意。
高高六塔山,太阳普照,3.5万株油茶迎风而立。
四面,春天的薛家村一片葱绿。
远处,是巍巍东峰山;更远处,是茫茫壶瓶山;更远处,是苍茫一片的武陵山脉。
王新法致辞了。他走上前去,长久地行了一个军礼。他说:“英烈们,请允许我并允许我代表薛家村人民说一声对不起,直到今天,直到83年后的今天,你们才有了自己的家。我们为此内疚,但我们也得到了心安,因为,你们毕竟有家了,不用风里雨里,荒山野岭了!……今天,这神圣的时刻,我还向你们做个庄严的汇报,我们来到了薛家村,以军人的名义来到薛家村,我们要与薛家村的人民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
掌声响起。
“我还要恳求,敬请你们在天之灵,福佑我们薛家,福佑薛家子子孙孙……”
说到这一句,王新法的泪水忽然奔涌而来,“咚”的跪下,跪在了71具灵柩之前。
覃遵彪跪了下来。匡斌跪了下来。段少帅跪了下来。500人,全跪了下来。一时间,六塔山上,跪成黑压压一片。
埋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
张大壮之墓、徐老幺之墓、李光文之墓、李光文长子之墓、李光文次子之墓……除少数有名有姓之外,绝大部分的墓碑之上,只有两个字: “无名”、“无名”、“无名”……看到这,王新法一声长叹。“大哥,怎么了?”曾德美问。王新法远望剪刀峡的峭壁,答非所问:“有文章写,薛家村漫山的杜鹃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何止这样啊,那漫山的杜鹃是无数的连姓名也不知道的先烈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啊……”王新法转过身来:“德美,打开音响,为孩子们放首歌吧——真的,他们是英烈,也是孩子,他们当中有很多很多,献出生命时,还是一个孩子。就放我最喜欢听的那首歌,你知道的……”
曾德美点点头:“我知道。”
六塔山上,《祖国不会忘记》的歌声回荡开来——
在茫茫的人海里,
我是哪一个?
在奔腾的浪花里,
我是哪一朵?
……
不需要你认识我,
不渴望你知道我,
我把青春融进,
融进祖国的江河。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
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
祖国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我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