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湖南省反邪教协会 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要闻快讯 洞庭和风 科学普及 警钟长鸣 社会关爱 理论园地 经验交流 红枫视频 社会百态 爱心家园 宗教与邪教 心理与健康
神州风采 三湘揽胜 湘江评论 文学书画 歌舞曲艺 政策法规 读者论坛 通知公告 协会概况 基层动态 邪教大观 反邪教图书 反邪教知识
天气预报:
本站文章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 亚洲28365 >> 洞庭和风 >> 正文
“名誉村长” 王新法(走向更深的地方)
——一个燕赵义士的湖湘传奇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勇军  日期:2018-1-9 15:12:38  浏览次数:

     走向更深的地方”

安顿完英烈之魂,王新法又奔走在薛家村的山山水水。

要做的事太多,太多。

要跑县里,“山河园”项目后期要推进,要争取相关部门与社会各界支持;要去工地,推进仙境大道特别是下河段的建设速度;要在薛家片与安家片两边跑,将薛安大道的修建的事尽快定下来;正是清明采茶之际,茶农之家更要多跑,以传播绿色理念,更深、更宽层面推动薛家村的茶叶革命……

长袖善舞不行。“我就一个村长,而且是名誉的”。农民也不只看嘴皮子。一切的一切,都得“脚踩手摸”。所以,从晨雾中的“冲锋”,到农家的“夜话”,王新法分身无法,天天脚趾头踢出血来,忙得两头黑……

 “少的”与“老的”更是王新法揪心的。

     “老的”——留守老人,勤看望;

     “少的”——留守儿童,王新法想了个招,来个“我看是非我看美”活动,把他们都吸引过来。

覃事琼是曾德美的启蒙老师。经曾德美介绍,王新法与她相识。老人家深明事理,王新法便向她聊自己来薛家的种种想法。老人家说:“王总呀,好是好,但不现实。”王新法说:“我有信心。我还想向您汇报,我要改变的,不只是薛家的山山水水。”覃老师盯住他:“还有?”王新法说:“人”。覃老师说:“这更难,我不太信。”王新法停顿了一会:“我信。”没过多久,王新法又来夜访,“有请覃老师”。他说,他要将村里所有小朋友,召到一面旗帜下来。他要组织他们来参加长期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期的、名为“我看是非我看美”的活动。就是说,给每个孩子一台小型摄像机,每人一个书包。小摄像机50台已经到货,我花了17万元买来了。要他们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好人好事、坏人坏事都拍下来,都记下来。每周六下午,孩子们就到“指挥部”去交流,请覃老师、曾德美,“还有我自己”,来点评。然后,再让他们在村里广播里读他们的发现与记录。播过之后,再张贴在墙上。“这样好,整个薛家村就有了一支“童子军”在巡逻”。“哪个乱倒垃圾了,哪个家庭天天打麻将,哪家婆婆媳妇又吵架,山上谁砍树,河里谁用电打鱼……一不小心,就上了‘薛家村人民广播电台’,在‘焦点访谈’了”……

“另外,组织机构、班子人员,我都给您配好了,杨钰泽就来当组长,主管全盘工作,您看……”

好好好。覃老师连说好,接了这话。

这真好,薛家村之风,转眼间就清爽了许多。

乡亲们言行注意了许多。童子军在行动。逮住了总不是光荣事,遇到抓住了就不放手的孩子,还得求饶才行。但又怪谁呢?能怪孩子还不如自己“好好改”。孩子们呢,通过活动,“写”的水平提高了,“讲”更不用说,王爷爷那口京腔,就是现成的普通话的示范呀。“更为重要的”,“孩子们就这样通过活动,辩识美丑,明辩事非”——当每个周六,看到王新法总是摸着孩子的头,竖着大拇指,一口一句“我给你点赞!”“好样的!孩子!”,给孩子们讲评“作业”时,覃事琼这下“信”了:“不信不行。这个人,真的不仅只会修路铺桥,还能塑人……”

是的,王新法“要走向更深的地方。”

他说,“深处的改变才更有意义”。

山河园面向薛家村的主面,辟有大面积的“万古流芳园”。它是王新法为薛家人专留的一块墓地。当时,留这块地,有一些争议。但是王新法一定要留。为什么要留?他举起两个指头:”薛家村地少,不能让死人与活人争地,要留薛家地,给予子孙耕;薛家村要发展旅游,屋前屋后都是坟头,怎么行?!”“所以,所有的坟要移——包括祖坟,要移六塔去,去那里万古流芳!”他说。他再举起一个指头:“我们还要来一场革命,革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收礼金、放鞭炮、放烟花的陋习的命,让薛家村山山坳坳永不再有呛人的雾,给时代一个全新的、清清爽爽的薛家……”

王新法这话,讲在薛家村的村民代表会上。

所有人摇头。

甚至骂声四起。

“什么,喜事大事不放个烟花鞭炮?太冷清了吧,像什么样?”“什么?不送礼不收礼,乡里乡亲的,多别扭呀”“什么?不收礼?”“什么?迁祖坟?”“怎么?与死人干上了?!”“罗家祖坟的风水多好啊,我们代代平安,顺畅,要我们迁,做不到!”“迁上六塔山,其它且不说,光过年过节上个坟,送个亮,烧个纸,都得爬它个10多里山路,碰上个落雪下雨的,多不方便,还不把人磨死?

“我就看谁敢迁?他迁了我的祖坟,我就扛把锄头往石家庄去!”

这是更绝的话。

王新法惊住了,虽然对此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他没有想到会激起如此激烈的反对声。此时,他才深刻认识到,自己不仅仅就是一个殡葬改革,触及的已经是“体制”、“灵魂”,甚至可以说,在“挑战”一个民族。

然而,王新法仍要用头去“撞”。

这个时候,申大红去世的消息传来。

申大红,50岁。单身。父亲早些年去世,他与80岁的老母亲田生秀一起生活。2012年,身体出现不适,弟弟带他去石门人民医院检查,医生告知,需要很多钱,他没钱,弟弟负担也重,他选择了放弃治疗。4月初,病情加重,他一人再去石门医院确定病情,得知是癌症,要延长生命,就需大量医疗费用。左思右想,万般无奈的他,给80岁的老母做过一顿饭后,选择了自行了结。

消息传来,王新法焚心般疼。再一想,他觉得这也正是他“走进薛家深处”的入口。当即,在向覃遵彪等村委人员沟通之下,他来到了地处村子偏僻处的申家。田生秀坐在尸体边发呆,乡邻们还没到场——薛家村在家的青壮劳力本来又不多,到处冰冷一片,王新法倒吸了一口冷气,一边陪老人守灵,一边安排人手,布置灵堂,并敬请老人同意丧事新办,同意将儿子葬于六塔山上。听说不葬入田家祖山,田生秀一万个摇头。王新法赤诚劝导。老人被打动了。王新法立即叫曾德美通过村广播,通告薛家父老乡亲:申大红兄弟丧事,不放鞭炮,不收人情,棺木及其余所有费用由“与民同富团队”支付,遗体葬于六塔山。“左邻右舍,邻里乡亲,大家都来看看,安慰一下,热热闹闹送他最后一程……”

通告过后,申家族家听说尸骨不入祖坟,闹开了。王新法劝导无效,使了两招:一,请所有村干部、党员签字表态,死者到底埋哪?二,如果都不同意安葬于六塔,“我一个人背也要把他背上去!”话说到这程度,其它话还怎么样说?于是,一张签名表传开,人人签名认可了王新法的方案,然后,一场安静而隆重的葬礼之后,六塔山上,有了第一位薛家人……

追悼会上,王新法致了这样一段悼词:

“……申大红兄弟的无奈的选择,是因为贫穷!那么,我们难道永远麻木于这种贫穷?我们又如何改变?

……除了山山水水的改变,我们又如何从根本上改变?

今天,我想请全村父老乡记住的是:申大红兄弟葬于六塔山山河园,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让出赖以生存的土地,为我们土家族的殡葬改革做出了榜样。在此,我代表‘与民同富军人团队’,代表薛家村支两委、薛家村全体共产党员,及明事理讲大局的薛家父老乡亲,向他说声谢谢,向他的家人说声谢谢,薛家千千万万的后代将记住他,祖国的山河将记住他……”

此后13天,4月21日,89岁的抗战老兵龚万能进入弥留时刻

王新法闻迅,迅速赶赴老人身边。榻上,生命之火将熄的老人,仍在顽强坚持着,艰难地转动眼睛,寻找什么。见了王新法,老人的眼光落向他,手颤抖着伸过去:“你……来了?”声音有些含含糊糊。王新法连忙跪伏榻前,抓住老人的手。此前十来天,王新法来看过老人,还拿了200块钱,嘱老人保重身体,想不到,只十来天过去,老人家就……王新法心里有些难受,也不好说什么,只好不停地揉搓老人的手。老人眼里有了泪,断断续续地,留下了他的遗言。他说,“他……幸运……70多年前,好多弟兄……就走了”,另外,他要来纸笔,要求人写上“死后上六塔,多留一块地给薛家后代”,再颤抖着手,扭扭歪歪签上了一个“龚”字……

多大义的老人啊,王新法的眼泪哗然而下。他“啪”地一个立正,向老人行了一个长长的军礼,然后说:“龚老,谢谢您带了个好头。我,王新法,郑重向您保证,一定把薛家村建设好!您就安心……”

老人家欣慰地闭上了眼睛。

在场所有人神情肃穆。

两年之后,当常德市经济投资公司建设薛家河旅游项目而迁动项目区内坟地时,5位村民什么也没说,签下认可的字。问原因,他们说了一句:“没原因呀,让先人去与龚老做个伴吧。”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zc1213    责任编辑:jxfhaxm528 

    Copyright©2010亚洲28365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0204187号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传真):0731-82241057  投稿邮箱:Hnfxj12345@126.com


    亚洲28365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