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问题上,作出了重要论断:“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上指出:“我们建设网络强国,在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确保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构建网络社会治理体系、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不断增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 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92.5%。中国互联网协会、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6 年中国境内活跃的智能手机达23.3 亿部,拥有用户量最多的前三个APP 是微信、QQ 和百度地图,微信用户数量排第一,使用微信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为占领网络宣传舆论阵地,让党的主张成为网上最强音,党政机关微信平台如同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各类带有正能量的信息通过微信推送给广大用户,形成了正面舆论引导,既减少了宣传成本,又扩大了宣传范围,并逐步形成矩阵式传播方式。反邪教微信平台数量也在同步增加,加强微信反邪教宣传矩阵建设,成为反邪教工作新的研究课题。
一、反邪教微信平台发展现状
要建设好反邪教微信矩阵,首先要看每一个反邪教微信平台发展状况。用搜狗搜索引擎查找微信公众号,含“反邪”、“无邪”、“反邪教”、“凯风”、“清韵”、“清音”、“正道”、“反邪卫士”等关键词的反邪教微信公众号近200 个,另外像北疆风韵、京都之声、冀风护城、人间正道、扶正祛邪、拒邪乌审、闽江清风、塞上清风、古城春风、莫邪青锋、飞天阳光、巍巍上郡风等等关键词不明显的反邪教微信公众号也不乏少数。多数反邪教微信公众号是从2016 年以来建设并发布包含反邪教内容的综合性信息,在利用“新媒体”创新开展反邪教宣传工作中,较好地发挥了宣传作用。但从信息发布频率、公众关注度、实际点击和转发数等方面都存在着发展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两方面:
一是信息发布时间跨度比较大,更新不及时。月发布信息超过50 篇的并不多,月发布信息接近百篇的平台也仅是少数。多数反邪教类信息为转发内容,原创信息比例较小。
二是反邪教类的微信平台关注人数较少。关注人数少是普遍现象,影响发布信息的点击率和宣传范围。通过抽取部分反邪教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的阅读数量来看,大多数平台的阅读量仅有几十人、几百人,超过千人的并不多,超过万人的更是寥寥无几。
二、反邪教微信平台和宣传矩阵发展滞后原因
(一)缺少专业队伍。微信平台首先是新生事物,需要专业的人员来维护。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反邪教微信平台均是由现有工作人员兼职来做,只有少数省一级的反邪教微信平台才有配套的专职队伍。一些兼职人员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等于又增加了一倍的工作量,定期更新信息根本无法实现。
(二)平台职能错位。微信平台面不是工作平台,微信用户是广大群众,我们发布的内容不是让群众知道我们做了哪些事情,而是需要我们通过宣传崇尚科学、健康生活和社会正能量的同时开展反邪教宣传,教会群众如何防范邪教和抵制邪教。但有些部门却把工作内容发到平台上,没有摆正自身的服务职能,用户不会喜欢,对你的平台就不感兴趣,自然不对你加关注,即便加过关注,取消关注也是迟早的事。
(三)矩阵规模较小。虽然有的省或自治区党委反邪教部门已初步建立微信反邪教宣传矩阵,但因宣传矩阵内平台受人员、培训、内容、形式、方案、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反邪教宣传矩阵建设和发展缓慢,宣传力度和声势还不够大、不够强,宣传覆盖面与主流媒体相差甚远,反邪教宣传矩阵还没有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
(四)体制不健全。建立和维护微信平台,各部门也是在摸索中开展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积累并不多,反邪教微信矩阵建设在短时间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发展模式,更别是要建立一套实用的运营机制和方案。一些部门也体现出只要工作不缺项,至于平台要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形成矩阵式宣传,目前还没有精力去研究和探索。
三、反邪教微信矩阵建设方案
(一)建立部门合作式平台运营机制。
多个反邪教微信平台的联合形成反邪教微信矩阵,地区跨部门微信平台也可以形成舆论宣传微信矩阵,但就目前发展形势来看,缺少专业专职人员是普遍现象。看似各部门微信平台遍地开花,其实都是在各自为战、单打独斗,战斗力又都很薄弱。在微信平台建立初期,完全可以由几个部门或十几个部门共同维护一个平台,共同打造、共同推广,既丰富了平台内容,又使平台得到及时更新,避免了因维护不及时而掉粉。部门联合微信平台整合了各部门信息资源,一个部门定期负责一条信息,减缓了维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一个平台多项内容,多人维护,共同审核,合力打造,待时机成熟时,再扩建各部门分支平台,逐步形成跨部门微信宣传矩阵。
(二)加强运营维护人员队伍建设。
从国内现有的反邪教微信平台总数来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条件允许,可由中央、省或自治区统一安排,为旗县级反邪教部门增加微信平台维护人员(同时可兼职维护微博和专栏)编制,各地通过公开招录或抽调的方式,选拔懂网络操作、了解网络传播特点和规律、文字水平功底好、善于运用网络语言进行舆情引导、且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的人才。落实反邪教微信平台运营维护人员岗位,制定岗位责任制、健全工作督查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加强岗位培训,让每一个旗县级微信平台运营维护人员充分发挥职能,与上三级部门联动,共同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反邪教网络宣传队伍,并在上级部门的统一指挥下,共同参与反邪教微信矩阵建设。
(三)强化属地微信平台建设。
乡镇、办事处、社区级单位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无需建立本部门宣传平台,在反邪教微信矩阵建设中只需要发挥两个作用:
一是为旗县级平台提供优质稿件。二是在旗县级反邪教微信群内接收指令开展联动宣传,通过其他微信群和朋友圈转发旗县级平台内容。旗县级反邪教部门在维护自有微信平台或维护合办的微信平台时,要根据属地特点,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网络安全机制的基础上,积极宣传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生态、文化、产业等方面内容,组织人员开办反邪教专栏,挖掘原创优秀宣传作品,提高属地反邪教微信平台知名度。同时强化微信平台的服务意识,发布与群众工作、生活、娱乐息息相关的信息,要站在群众角度,可以用诙谐幽默的网络用语,最大化地贴近群众。可以充分调动教育部门、摄影协会、书画协会的职能作用,通过举办摄影、征文、书画作品征集等活动,广泛招揽社会各屇人才参与到平台建设中,将初选作品通过微信投票的方式发布,发挥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关注率。在工作中要把握好网络舆论阵地主动权,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等项工作,宣传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与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形成联动,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
(四)建立微信矩阵联动机制。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在建立健全微信平台运营维护人员队伍的基础上,由省或自治区党委反邪教部门牵头,建立本系统平台负责人及运营维护人员微信群,开展交流学习和经验推广,进行宣传内容的统一调度。群内成员及时接收指令,按要求利用本地微信平台进行网上互动,转发信息、开展联动宣传,形成反邪教宣传联动机制。同时,旗县级运营维护人员积极参加省或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门组建的政务、媒体传播矩阵,与宣传部门形成合力,围绕中央、省或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政策解读、重要信息、热点事件等进行联动宣传,夯实联动传播力量和统筹协调作用,壮大主流舆论,让正面宣传充分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领域。
(五)打造互相搭台借力的微信矩阵。
为推广上级微信平台,有的基层平台在信息结尾处放置上级平台二维码,用户通过自行长按二维码加关注,但实际效果不是很好。有一个更简单更实用的方法可以推广:当新的原创优秀信息出现时,充分利用微信工作群,把发布的信息推广到每一个微信平台维护人员手中,基层微信平台维护人员在转发上级或其他平台信息时,不仅要注明文章作者及平台来源,还应该设置正确的原文链接,这样就可以通过你的平台很方便地链接到其他平台了。如果将转发信息的内容经过再次编辑,提炼关键内容,强化亮点,并在结尾处标明:“预知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这样的宣传效果会更好些。这种在宣传中联动,在每一次联动中推广其他平台的模式,可以达到互相搭台、合力推广、以点汇面的效果。
(六)灵活运用超级链接功能。
2017年6月6日,微信公众平台对所有公众号,开放在图文消息中插入全平台已群发文章链接,能进一步加强公众号之间,文章与文章之间的连接。一个标题可以建立一个超级链接,它和“阅读原文”功能一样,但一个目录可以建立多个超级链接,相互间即可形成强大的宣传网络。例如:每个基层微信平台不需要转发太多内容,只在一个信息中建立相关信息的超级链接目录,目录内的每一个标题路径都指向“中国反邪教”、“凯风清韵”、“北疆风韵”等多个微信平台发布的信息。这样可以把搭台借力的模式发挥到极至,每个基层平台的粉丝又都可以成为其它平台的粉丝。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福祉的重大战略问题,反邪教微信矩阵建设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需要反邪教战线的同志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牢记使命、履行职责、协调各方、通力合作、集思广益,并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才能让反邪教微信矩阵建设发挥更大的宣传作用。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