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湖南省反邪教协会 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要闻快讯 洞庭和风 科学普及 警钟长鸣 社会关爱 理论园地 经验交流 红枫视频 社会百态 爱心家园 宗教与邪教 心理与健康
神州风采 三湘揽胜 湘江评论 文学书画 歌舞曲艺 政策法规 读者论坛 通知公告 协会概况 基层动态 邪教大观 反邪教图书 反邪教知识
天气预报:
本站文章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 亚洲28365 >> 理论园地 >> 正文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反邪教宣传工作思路探析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马朝昕  日期:2018-1-8 10:36:38  浏览次数:

     “互联网+”概念自从被提出以来,其所带来的发展新思维,正在引发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也引领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于反邪教宣传工作来说,互联网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一方面,各种精神文化产品和各种思想信息通过网络途径相互交汇,活跃了人们的思想,丰富了文化市场;但另一方面,一些邪教组织利用发达的信息传播渠道大肆宣扬邪教学说,扰乱社会秩序,对信息安全和反邪教宣传工作构成了严峻的挑战。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反邪教工作如何适应新常态,利用网络平台、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开创反邪教工作新局面,是需要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重大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反邪教宣传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业态,以其独特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从空间和时间上根本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信息交流手段。从目前反邪教的形势来看,一方面,党和政府紧紧把握信息时代的特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揭露邪教的本质;但另一方面,邪教也在利用现代信息化渠道,混淆视听,扰乱社会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打击邪教的难度。综合来看,“互联网+”带来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邪教信息的散布手段升级,更加难以监控。邪教信息的散布从过去的发传单、打电话等“小打小闹”的手段正在向高科技信息化靠拢。过去的邪教组织是通过大肆散发反动宣传品,利用大小字报、传单、横幅、小喇叭等进行煽动,妄图制造社会动乱。但目前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从事邪教活动的人员接收信息、散布信息的手段已不再是过去粗陋的、原始的做法,而是正在逐步向高科技靠拢。微信平台、手机APP、网站、论坛等互联网新兴媒体平台的开发应用,使邪教组织有漏洞可钻,借机散布邪教信息,同时更具隐秘性,给监控工作带来更大困难。

2. 邪教组织的侵蚀对象拓展,更具危害性。原来的邪教人员大多是社会弱势群体,文化水平较低,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受自身及环境的限制,容易受邪教诱惑侵蚀。而在信息化时代,接触互联网的人群广泛,有一定文化水平,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辨别是非能力低,世界观尚在形成当中,更容易被邪教信息迷惑,被邪教组织洗脑,从而走上邪路。另外一部分高素质、高学历的人员,也在邪教的侵袭下,改变信仰,改变理想,蜕化为邪教分子。这部分邪教分子由于文化程度较高,相应的社会危害性也随之提高。

3. 邪教人员的交流方式隐蔽,更加难以捕捉。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得反邪教工作将面临新情况,新局面。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形式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等,这些交往和活动的范围都受制于物理时间和空间,而基于互联网的人际交往是以间接交往为基本形式,以数据化和符号化为其主要形式。同时通过微信、QQ、E-MAIL、网络视频、音频等即时通信软件,交往双方可以不受物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接进行联系,从而大大降低了工作的组织成本。信息时代的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绝大多数人都是通过代号而非真实姓名上网发表意见的,这将使反邪教部门难以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更使思想教育的过程日趋复杂。因此,如何在“互联网+”下及时捕捉信息、科学分析信息,准确掌握人们的思想动态,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作的及时性、针对性,传统的反邪教工作方式、手段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另外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反邪教人员需要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手段,这也对反邪教人员的素质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做好反邪教宣传工作的对策建议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反邪教宣传工作是一项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技术、法律、道德、教育、外交等诸多领域,还涉及到大量的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不仅涉及到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还涉及一个从未涉足的虚拟性的信息传播空间。只有主动出击,多方参与,协调行动,多管齐下,密切配合,才能取得反邪教斗争的决定性胜利。

1. 进一步深化对网上斗争的认识,把反邪教宣传与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明确要求我们要牢牢掌控有效载体,下大力气抓好互联网等新媒体的管控。深刻认识到与邪教组织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树立政治意识,保持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度重视网上斗争,把开展网上斗争特别是做好网上封堵工作作为与邪教组织斗争的重要内容。协会作为反邪教的社会团体:一是要对问题及时发声,敢于亮剑。协会要树立“民间、关爱、科学、和谐”的反邪教组织良好形象,坚持“宣传社会、研究问题、服务大局”的工作定位,对邪教宣传要旗帜鲜明地进行回击,还公众以事实的真相,让公众认识到邪教宣传的本质和别有用心。二是要着力构建起网络条件下的反邪教宣传新平台。充分利用反邪教专业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QQ 等新媒体,利用重大事件的时间节点开展各种有益的交流、讨论,通过原创发布、转发点评、跟帖引导、微话题讨论等形式,增强反邪教科普宣传的吸引力。从积极的方面引导大众,传播网络正能量,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作用。

2. 努力提高反邪教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努力构建起一支坚强的反邪教斗争队伍。信息化社会中,只有掌握和运用先进的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和方法,做到心中有数、技高一筹,才能获得信息安全防护优势,置对手于无可奈何的境地。不断提高反邪教工作人员素质是搞好工作的根本。要定期对反邪教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思维方式和基本应用技能培训,提升信息化能力,同时定期学习党的最新政策,学习法律法规,分析国内外的新形势,提高反邪教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政治思想觉悟,树立其对所从事业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反邪教工作人员更要更新工作观念,主动学习信息网络新技术,树立正确的信息化观念,养成良好的信息化思维习惯,以适应并推动反邪教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应对“互联网+”下反邪教工作的能力。

3. 进一步加强网上管理监控和舆情分析,打造干净的网络环境。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和公用计算机设备的管理监控。相关部门要成立由技术骨干组成的网络监督小组,对邪教网站地址进行定期搜索,一经发现,立即封堵;对于邪教组织传播的邮件,运用技术手段将其过滤掉,尽量将其传播从源头封死。要增加力量,不仅采取技术上的过滤,而且加强人工监控,对网上的信息随时监控,做到发现不良信息,立即处理,立即登记,及时汇报。坚持网络实名登记制度,进一步规范网络道德,堵塞邪教信息源。各大网站需要充分认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抵制违法和不良信息传播以及不道德行为,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坚持高格调、高品位,用正确的导向、健康的内容、优质的服务赢得公众的信任。绝不能允许在互联网这个先进的时代列车上,装载邪教、迷信等精神垃圾和文化糟粕。舆情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焦点梳理,舆情监测,收集反邪教舆情信息,通过热度分析、类别归纳、综合分析等,分析舆情焦点,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二是舆情研判,根据“法轮功”、“全能神”等邪教组织在舆情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事件处置进展和内外部舆情环境,研究舆情形势,分析舆情发展总体趋势与热点走向。三是管理咨询,根据研判情况,进行舆情管理决策咨询建议,为党和政府对邪教处理应对方案提供参考。

4. 着力提高民众的科学素质,积极营造抵制邪教的社会氛围。要利用网络阵地,在各级科技科普网站开展反邪教专栏,积极开展“弘扬科学,反对邪教”宣传,通过反邪教科普答题平台、普法知识宣传、全国科技周、科普日等方式,通过有奖答题等方式方法,运用科学抵制各种反动邪教思想和封建迷信思想,坚决揭露、批判各种反动邪教思想和封建迷信思想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的本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健康向上的科学思想,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引导群众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要不断创新反邪教工作宣传形式,既要利用现代传播手段,还要充分利用传统的平面媒体和传统宣传手段,通过科技下乡、科技进社区多种形式的社会科普宣传,深化反邪教警示教育,使之进社区、进单位、进楼院、进家庭,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了解邪教的危害,增强抵御邪教侵袭的能力,提高同邪教组织做斗争的自觉性;同时,有效地开展教育转化工作,最大限度地挽救那些受邪教蒙骗的痴迷者,使他们摆脱邪教精神,真正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来,为崇尚科学文明、反对邪教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zc1213    责任编辑:jxfhaxm528 

    Copyright©2010亚洲28365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0204187号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传真):0731-82241057  投稿邮箱:Hnfxj12345@126.com


    亚洲28365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