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也是一种理性的科学态度。文化自信不仅为引领文化强省战略指明发展方向, 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也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既是当前反邪治邪斗争的需要,也是反邪治邪斗争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液
文化的力量溶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今后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与世界文化的发展也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华文化的最大特质是具有很强的渗透力、感染力与持久性,我们的先进文化不仅可以不断地发扬光大, 不需要担心在传播交流中被外来文化“同化”或“呑筮”, 既能将自身的优秀文化传播到其他民族中去, 又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精髓,强调文化自信能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创造力提供内在的动力与支持。文化自信同时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是一种理性的科学态度。从某个角度来说, 坚定文化自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液。
文化自信是创作反邪文艺作品的精神底蕴
当前的反邪教斗争的实质是政治斗争与文化较量。在反邪斗争中我们除了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正确把握政治方向、自觉维护和绝对服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外, 有必要将政治斗争与文化斗争一起抓。政法部门是用法律手段打击邪教,文化治邪是用文艺形式与邪教进行斗争的一种手段, 所以我们在开展反邪教斗争中有必要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文艺创造具有关键性根本性的意义。用文化治邪必须有文艺作品,文艺作品是追求以精神的力量征服人、感染人、塑造人为目标,这就要求创造者在内心深处对本民族的文化高度的认同, 建立强烈的文化自信。我们在网站及报刊宣传反邪教的作品中, 常见到的是消息通讯、新闻图片、理论探讨等文章较多, 而反邪教的文艺作品较少, 大约只有5%的比例。消息通讯、新闻图片、理论探讨等文章固然重要, 但也不能忽略文艺作品的特殊作用。网站及文艺期刊中反邪教文艺作品较少的原因有四:一是创作反邪教文艺作品的作者人数少;二是反邪教文艺作品在发表时要求高、难度大, 大多数文艺作者对创作传统的三句半、快板、顺口溜、表演唱等观众喜欢的“下里巴人”式的文艺作品不感兴趣, 偏重于“阳春白雪”式的大型的挡次较高的文艺作品的创作, 使从事反邪教方面的文艺创作难度加大; 三是文艺创作者对邪教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认为打击邪教是政法部门的事; 四是文艺作品稿酬偏低,文艺作者们对创作反邪教文艺作品不感兴趣,使反邪教文艺创作方面成为“冷门”,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法轮功”在外国编演的“神韵演出”节目是反华的政治工具,它用文艺形式丑化和歪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利用文艺形式攻击我们的党和政府, 其内容是对观众的欺骗、愚弄和蒙蔽。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对自己的文化有足够的信心, 充分认识邪教的丑恶面貌与反动本质,才能产生出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审美认同和实践认同,才能创作出具有精神高度、美学风格、表现主题特征的文艺作品, 与“法轮功”的“神韵演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文艺工作者必须淡泊名利, 不忘初心,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潜心创作、怀着对邪教痛恨的心情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风貌、揭露邪教丑恶本质的精品力作。
用文化自信的精、气、神挤压邪教的生存空间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创新发展状况主要看文艺创作, 而文化自信是文艺创作潜在的、基本的精神底蕴和精神品格。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我们提出的“文化自信”主要是增强文艺创作者的担当意识,唤起文艺作者的历史使命,催生出幢景理想、净化心灵、烛照前行的精品力作, 才能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应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开阔视野,以务实的作风了解邪教的丑恶特征及对社会的危害性,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 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水平, 用足用活用好现有的依法治邪的法律条文, 主动融入到法治文化建设中去,创作更多更好的反邪教文艺作品。各级文化部门要釆取有效措施鼓励文艺创作者们多创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原创精品和具有影响力精品力作,推出更多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具有教育意义的反击邪教的文艺作品。有关部门应尊重文艺创作者与文艺表演者的劳动成果,提高文艺作品发表的稿酬, 这样才能调动广大文艺创作者的积极性。每年的文化下乡活动中,都应有一定数量的反邪教文艺节目演出,农家书屋都应配送有一定比例的反邪教图书供村民们阅读。演出一台优秀的文艺节目不知能感动多少人, 它比听10场辅导报告的效果还要明显,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所以, 我们不可忽略文艺节目的宣传演出。通过广泛深入的反邪教宣传教育,以增强广大群众抵御邪教的“免疫力”; 通过用文化织密反邪教防线,筑牢社会抵御邪教渗透的“防火墙”,通过用文化构建邪教易感人群的“保护网”, 就能使邪教无法在中华大地立足。反邪教文艺作品与文艺宣传节目多了, 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得到空前繁荣, 就能用文化自信的精、气、神挤压邪教的生存空间, 从而起到揭批邪教、弘扬正气、净化社会环境、用文化挤压邪教的目的。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