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受迷信和邪教的诱骗和伤害,这盖源于几千年封建意识的根深蒂固。要认清这些迷信和邪教的毒害,就要以科学的精神,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更好地抵制邪教。科普宣传是提高公众对自然规律认知水平、对事物现象进行理性思考的重要手段,这种科学教育方式可以帮助民众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所以说,科普宣传与反邪教警示教育是一脉相承的——科普宣传就是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把反邪教警示教育融入到科普宣传中,其方式有多种多样。在以往工作中,我们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逐步探索和应用了以下办法,促进了反邪教警示教育和科普宣传有机结合。
一、利用“三馆”资源,扎实深入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
所谓“三馆”,是指实体科技馆、流动科技馆和数字科技馆。她是为全社会提供科普资源共享、为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而搭建的科普服务平台。利用这些平台来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既是利用现代科技设施提高公众参观、学习效果的需要,也是摆脱传统反邪教宣传手段的重要方式。
实体科技馆是面向广大社会公众举办科技展览、开展科技培训、举行科学竞赛、实施科技教育项目、配发科普宣传资料、组织科技文化交流等各类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的主场所。其浩瀚广博的内容,气象万千的活动,各种通俗易懂的展品和实验,都能吸引社会各阶层群众主动前来参观。利用实体科技馆的资源,在馆内设置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角,既可以让前来参加科技馆活动的公众自发地了解邪教的危害,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扩大反邪教宣传的覆盖面,完全可以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如:青海省科技馆在馆内就设置了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角,群众不仅在依次参观的过程中自觉地去了解邪教的本质,还能自主地领取反邪教的宣传资料(我馆平均每周发放近400 份);馆内滚动播放的反邪教视频,更是让许多群众驻足观看,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同时,在活动中将反邪教宣传同科学小实验结合起来,让群众在“水中写字”“变声”“筷子提大米”等化学实验中,了解到邪教骗人的伎俩,极大地增强了他们明辨真假的能力。
流动科技馆是致力于服务基层,让公众“零距离”体验和感受科学魅力的活动科普平台。利用流动科技馆形式新、内容广、辐射远、受众多、机动性强、欢迎度高的特点,赋之于反邪教宣传内容,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是幅员广大、偏远落后地区开展反邪教宣传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这几年,我们充分利用组织实施的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科普大篷车巡展、“科普活动进校园”、“科普活动下基层”等活动,在参与科普、学习科技、体验科学活动中增加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内容,深入偏远农牧地区,通过图片展示、科普展项、科普影院、科普讲座、科普问卷等形式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有效地改善了基层地区反邪教警示教育缺失的现状,在反邪教意识薄弱、邪教重点防范地区、邪教容易渗透的地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可以说,这种集知识性、体验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平台形式,不仅改变了传统宣传思维和做法,也改变了单一宣传的尴尬与无奈。
数字科技馆是利用数字技术制作包含科普知识图片、动漫及游戏等多媒体展现形式的电脑中的科技馆,是以信息化传播为主要手段,面向公众推送科学知识、科技资讯等内容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如何利用这个方便快捷、知识丰富、内容活泼的平台,在向公众推送科学知识、科技资讯等内容的同时,传播科技文明、揭露邪教迷信,一直是我们探索的工作之一。目前,我们结合反邪教工作的需要和自身可能,已在数字科技馆上开展了宣传国家反邪教法规政策、传递各地反邪教活动信息、传播各地反邪教宣传品等网络宣传工作,为基层和社会公众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共享服务,不断扩大了科普工作和反邪教工作的覆盖面。
值得一说的是,在利用“三馆”、尤其是利用实体科技馆和流动科技馆资源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中,我们在讲解中还加入了反邪教内容,这使开展警示教育的手段更加通俗化。例如:在我省科技馆“生命科学”展厅中,我们在讲解词中除了详细介绍生命进化的过程外,还加入了诸如“李洪志宣扬人类是从水生植物进化到水上动物,然后爬上陆地,又爬到树上。但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动物和植物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进程,并不是李洪志所说的人是由植物演变而来的……”等内容。这种对比性的讲解即可以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也可以了解“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骗人鬼话,使科普讲解更具活力。
二、借助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
邪教问题具有深刻的意识形态性。因此说,我们同邪教组织的斗争,实际上就是意识形态的斗争。当前,我国正处于新的历史变革中,精神空虚和信仰危机等问题比较突出,各种邪教的歪理邪说趁虚而入,滋生蔓延的土壤仍然存在。对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发展先进文化,坚持用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抵制邪教的侵蚀。然而,要真正营造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氛围,仅靠反邪教协会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利用社会组织在农村、社区的覆盖率和影响力,因地制宜地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工作,以提高全民防范意识和能力,抵制邪教的侵蚀和渗透。
(一)积极参加科技部门组织的科技周、科普日、科普联动和“三下乡”活动。科技周、科普日、“三下乡”等活动,参与人数多,宣传力度强,媒体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力大,是社会各界十分注目的重要活动。近十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融入到这些科普宣传活动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同时,充分利用科协组织在农村、社区建立的科普画廊、科普专栏等普及工具,将反邪教内容渗入进去,不仅延长了反邪教工作的手臂,丰富科普工作的内涵,还有力地促进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工作的不断深入。
(二)积极配合社会组织开展的相关宣传活动,当好“铺路石”和“架桥人”。多部门、多形式、多内容、多平台合作开展宣传活动,声势大、效果强,是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活动的最好契机。反邪教协会要善于了解这些动态,主动结缘,延伸触角,并心甘情愿地当好参谋和助手。如在帮助青海省地震局举办“地震科普知识与反邪教警示教育”讲座时,我们就建议联合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共同参与,从而提升了反邪教警示教育的高度和广度。今年的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也是多部门联合开展宣传,并增设了反邪教内容的宣传板块,广大市民踊跃参加,活动气氛十分活跃,成为反邪教警示教育和科普结合的又一例证。
(三)积极参与学校德育教育,努力增强中小学生抵御邪教的能力。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也是邪教组织不断侵蚀的重要区域,更是警示教育的宣传重点。为此,我们每年都要在农村、山区学校开展“防邪知识进校园”活动,寓反邪教宣传于神奇、好玩的科普活动之中,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如我们在青海省互助县索卜滩小学开展“科技馆活动进校园”活动时,一边辅导学生参与科学实验,一边为他们讲解反邪教知识和“门徒会”的危害,并发放读本和宣传单到每个学生手中。学生们把这些资料带回家,结果产生了由活动影响学生,由学生影响家长,由家长影响亲朋,由亲朋影响村民并迅速波及周边三村的“雪球效应”,致使痴迷邪教的村民对以前的信赖发生了动摇,这里的“门徒会”也偃旗息鼓了。这个案例充分说明,在校园开展警示教育,有时会覆盖更大的宣传面,助推警示教育触角延伸,增强宣传效果和打击力度。
三、挖掘自身资源,打好反邪教警示教育的“组合拳”
邪教问题是长期的社会问题,我们不能等邪教问题突出或造成惨剧后,再对群众进行“救火式”的宣传教育,平时就要注重“防患未然”与“刮骨疗毒”,在长年的科普活动中多注入反邪教元素,使警示教育经常化,常态化。为此,我们在借鉴兄弟省份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挖掘自身资源,从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力争出奇招,拼实用,突出科学性,增加趣味性,保证有效性,积极打好警示教育的“组合拳”。
一是通过科普和反邪教知识问答,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在问卷中不仅设计了基础科学、生活百科、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等科普小常识,也贯穿了防范和处理邪教的法律法规、科学养生与健身、常见病的种类和预防、反邪教基本常识等内容,并通过经常性的进农村、走社区、去学校活动,对农村、社区居民进行调查和讲解;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快捷方式,对15-50 岁的目标人群进行知识问答与评判;通过网格社区和中小学校,组织居民和学生进行科普和反邪教知识问答竞赛,奖优励后,得到居民和中小学生的普遍认可。
二是通过提供内容兼容的宣传品,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制作宣传图书、宣传传单或宣传画册,是开展科普和反邪教宣传工作的常用工具,必须一以贯之。为此,我们聘请
专家适时编写和大量印制科普与反邪教内容兼容的读本、挂图、小册子,并在市民科普阅读活动、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传统民俗活动和重大节日活动中广泛散发,赢得活动组织者和群众的普遍认同感,也使我们获得了最大的欣慰感。
三是通过科普和反邪教网络阵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得到普及,微信、微博、短信等快捷传播方式受到民众追捧。根据这一发展形势,我们也借助手机短信平台,建立了科学普及微信和微博,在发布科普内容的同时,加入许多反邪教相关信息。另外,在加强自身网站建设的同时,在省内的科普网站上增设了反邪教板块,使网页内容更加活泼,更易于让公众接受。
四是通过传统的成熟的科普活动,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比如:根据最近出现的邪教组织向青少年推出“蓝鲸游戏”的情况,我们及时举办了与反邪教相关的青少年科普夏令营,将反邪教内容充实在活动中,引领青少年认识邪教、远离邪教。又如:在科技馆活动中,我们也经常使用科普文化活动的形式,开发包含反邪教内容的科普剧、科普相声、科普小品等,并送到基层活动点,教育群众认清邪教,自觉抵制和远离邪教,并与邪教做坚决的斗争,收到良好效果。
总之,科普是一个大平台,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反邪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斗争,更需要用科学这一利器对邪教组织反科学本质进行有力地批判。所以,把反邪教工作融合到科普宣传中,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反过来,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也可以加入科普内容,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揭开邪教的丑恶嘴脸。只有这样,反邪教的社会氛围才会更浓,揭批力度才会更强,警示教育效果也会更好。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