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湖南省反邪教协会 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要闻快讯 洞庭和风 科学普及 警钟长鸣 社会关爱 理论园地 经验交流 红枫视频 社会百态 爱心家园 宗教与邪教 心理与健康
神州风采 三湘揽胜 湘江评论 文学书画 歌舞曲艺 政策法规 读者论坛 通知公告 协会概况 基层动态 邪教大观 反邪教图书 反邪教知识
天气预报:
本站文章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 亚洲28365 >> 文学书画 >> 正文
回娘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成新平  日期:2017-11-3 10:19:37  浏览次数:

 

白衣港的年过得肆意绵长,有滋有味。

过完农历大年初一,给长辈邻居和先祖拜完年,就到了大年初二。

“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女拜娘。”初二一大早,年轻媳妇们便喊醒贪睡的儿女,为儿子穿上新衣服,为女儿扎上羊角辫,为丈夫抹上啫喱水。镜子前一站,将头发梳了又梳,鞋子擦了又擦,新衣试了又试,对着丈夫抛两个媚眼,生怕去娘家失去脸面。待将全家打扮得风风光光、鲜鲜亮亮之后,才拖儿带女,跟随丈夫,陆续离开白衣港,踏上回娘家的路。她们东望望,西瞧瞧,身段袅娜,声音婉转,一路喜气洋洋,将笑意写在路上。那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回乡路上流淌。

白衣港纵横交错的小路上,行走着由一个个小家庭组成的回娘家队伍,男人们潇洒,女人们漂亮,小孩子活泼,衣着打扮风潮抢眼,分不清谁是城里人谁是乡下人。他们见面彼此拱手拜年,打着招呼,构成农家过年的另一种风景。

白衣港的媳妇们来自四面八方,不管娘家路途多远,哪怕跋山涉水,也必须在初二这天赶回娘家,与父母团聚。试想,一个女子从哇哇坠地到长大成人,倾注了父母多少心血,正在女儿回报父母的时候,却离开父母,转嫁他乡。对于娘家,这是怎样的一种“舍”,对于婆家,又是怎样一种“得”。何况,年迈的父母此时正倚在门口望着远方的路,盼望着那熟悉身影的出现。好吃的还留在锅里,给外孙的压岁钱还装在兜里,只等那一声声甜甜的“外公外婆”传到耳边。

大年初二回娘家,不仅仅是女婿对岳父岳母大人的一种感恩回敬,更是延续家庭血脉的天地伦常。

“烂妇婆,嫁对河”。回娘家可苦了那些从湘江对岸嫁过来的媳妇们,晴天倒好,骑着单车或摩托车,个把小时就可抵达目的地。碰上下雨落雪天,地冻天寒,雨雪飘飞,带着小孩一步一滑,一路摔跤,断黑前还回不了娘家。父母急,丈夫怨,小孩哭,媳妇是“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只怪自己上辈子瞎了眼、跛了脚,这辈子嫁了个这么远的地方,有的甚至骂起媒人来。

白衣港这些年变得真快,年轻人外出做生意,每家每户一年赚个一二十万元不成问题,不少家庭建了新房,家具电器一应俱全,有人还添置了小车。有的媳妇开着小车回娘家,更加神气更加妩媚更加风光无限。

开着小车回娘家,显摆着白衣港人的富有与傲气。特别是令那些当年嫌白衣港穷,不肯为女儿发嫁的岳父岳母追悔莫及。“不要菩萨大,只要菩萨灵,看人不能望着脚跟前,要睁大眼睛看远些,只要对方有文化,勤劳肯干,脑瓜子灵,山喜鹊也会变成金凤凰。”这几年,白衣港的汉子们在岳父岳母家扬眉吐气。当年,那些看不起他们的姨姐、姨夫们,如今只有忍心吞气了。“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当今社会就是这么势利、现实,一切靠实力说话,谁有钱谁就是老大。他们穿着与城里人一样时尚的西装,皮鞋锃亮,踩得地面嗒嗒作响,又是给岳父岳母打上“大红包”,买来新棉衣、新皮鞋,又是给侄儿侄女“压岁钱”,买来“大花炮”;钱夹摸出来,全是红票子;香烟掏出来,刷刷地递上一大圈,可谓出足了“风头”。连狗也不认得这些“老姑爷”了,怯怯地叫几声,夹着尾巴躲得远远的。也有一些打牌赌钱的,一次输赢上万元,居然脸不变色心跳不加速,一打就是一个通宵。春节农家无任何文娱活动,龙灯、狮子无人耍了,除了看电视,就是打牌。他们平时忙碌,一年到头才放松这么几天,居然没有人反对,更没人舍死放泼。一年打一回牌,试试自己的运程与手气,似乎天经地义。

回娘家是女儿最幸福最开心的时候。烧一炉炭火,女儿陪着父母,一边嗑瓜子,一边说着知心话,有时坐到半夜鸡叫了,还毫无睡意。天南海北,鸡毛蒜皮,去年的收成、孩子的成绩、今年的打算、丈夫的打拼……张家长、李家短,讲得头头是道,有板有眼,双眼闪闪发亮。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穿着暖心,望着放心,与别人不能讲的话,可以与女儿讲;与别人不能做的事,可以交给女儿做。“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子方孝父母恩。”女儿的心细,最感恩父母;女儿的心善,最疼爱父母。父母有个头疼脑热,女儿会拿来风油精替父母擦,替父母揉,甚至替父母捶捶背。给父母“刷刷筷子洗洗碗”,是女儿份内的事。难怪有人说“生儿子是名气,生女儿是福气”,道理就在这里。父母笑得皱纹全往上翘,积蓄了一年的幸福快乐,从缺了牙的嘴里呼噜噜地冒了出来。

回娘家是孩子们的祈盼和心愿。平时,他们跟着爷爷奶奶蜗在老家,没有机会去外公外婆走动,只有到了春节,才跟着父母来到娘的娘家。表姐表哥表弟表妹相聚在一起,年岁相隔不大,如孙猴子大闹天宫,一个个欢天喜地。放爆竹、跳皮筋、打雪仗、抢糖果瓜子……将孩子的天真、贪玩、好奇展示到了极致,很少有人做作业谈学习。他们一天到晚打打闹闹,似乎把整个屋子抬了起来。一些狗儿、猫儿也跟在他们身后瞎胡闹,汪汪汪地窜来窜去,叫个不停。

“爹娘疼满崽,外公外婆疼外孙。”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外公外婆总是藏来藏去,生怕别人看见,猛然递到外孙面前,让他们兴奋不已。红薯粉糟羹、糯米饼粑、甜酒冲蛋……端出来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外公外婆劝外孙趁热吃,孩子们吃得有滋有味,恨不得将舌头吞了。有时,孩子们玩心重,将一些好吃的喂小猫小狗,将外公外婆的“好心”当作 “驴肝肺”。狗儿紧跟在孩子的身边,睁大眼睛,竖起两耳,拼命地摇着尾巴,领着孩子们的“情”和“义”。

“亲戚不走不亲”。乡亲们注重礼尚往来,通过走动,收获着情义。这种交往不亚于春种秋收,通过耕耘播种,收获着粮茂林丰、六畜兴旺。

女儿女婿在娘家住上两三天后,承载着全家男女老少的期盼,他们又得匆匆上路,尽管依依不舍,但必须离开父母,回到白衣港。到了正月初六,他们还得外出去打拼、奋斗、用勤劳和智慧支撑起一个个幸福而温暖的家……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zc1213    责任编辑:jxfhaxm528 

    Copyright©2010亚洲28365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0204187号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传真):0731-82241057  投稿邮箱:Hnfxj12345@126.com


    亚洲28365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