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湖南省反邪教协会 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要闻快讯 洞庭和风 科学普及 警钟长鸣 社会关爱 理论园地 经验交流 红枫视频 社会百态 爱心家园 宗教与邪教 心理与健康
神州风采 三湘揽胜 湘江评论 文学书画 歌舞曲艺 政策法规 读者论坛 通知公告 协会概况 基层动态 邪教大观 反邪教图书 反邪教知识
天气预报:
本站文章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 亚洲28365 >> 文学书画 >> 正文
曾忆少年盗薯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方雄辉  日期:2017-12-22 8:00:07  浏览次数:

 

              

前几天到乡下老家去看看,因是冬了,田垅里一片金黄,偶尔在山磡边看见一簇簇的野菊花,也是金黄的,仿佛这个世界就是一个金色的世界。

在一片靠黄泥岭的田里,却有黑土地已经被翻转了。有一台拖拉机停在田磡旁边,应该还没有停多久,拖拉机的轮子和铧犁上还粘着泥土,一看就知道不久前还在作业。而在这一片翻转的田里,居然又有两三个人在用耙头翻着土地。随我同去的女儿不知道这是在干什么,便问我,我说,那是盗薯的。

女儿被我的话吓着了,这光天化日之下在一块已经收获了的土地上盗薯,这可能么?我告诉她,这个“盗薯”的“盗”,并不是偷盗的盗的意思,而是寻找的意思。这几丘田里原来是种了红薯的,红薯收获后,可能有一些薯没有完全收干净,便由着人家将土翻过来,寻找那些没有收获干净的红薯,称为“盗薯”。

对于“盗薯”,我们这一辈农村出生的人并不陌生。和女儿交谈着,思绪便回到了四十多年前生产队搞集体的年代。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还是搞集体,虽然大家辛辛苦苦地劳作一年,但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很低,每年下来粮食基本上都填不饱肚子。而为了生活,大家便想尽了一切办法,凡是能够吃的东西都要千方百计弄了吃,绝没有半点浪费的。于是,到了秋收之后,田垅里拾稻穗的,扯野菜的,包括盗薯的到处都有。我们那时候还在上着小学,盗薯便成了下学期假如和放学后的营生。

那时候很多荒山空地都开成了梯土,一些高岸田只能种一季稻,早稻收获后有的种油菜,有的种棉花,有的就贴秋红薯。于是红薯到处都是。这个种红薯并不是一个轻松活,要贴红薯(种植),平时翻红薯藤子打红薯藤子,最累的是到了秋后要挖红薯。红薯产量高,一小块土可以挖上一担,有时候挖红薯就是一把耙头一辆土车子上面一个篾织的洞子,到土里挖了一块土,挖出来的红薯带红薯藤子有一土车子,两三百斤。

由于挖红薯比较累,加之当时还是搞集体,所以有些人便在挖薯时偷懒,甚至扯了几根红薯藤子了事,有些红薯便还留在了地里。这样,就给我们这些小伙伴们留下了盗薯的空间,当然,有时候也有一些人家的大人在集体挖红薯故意将红薯留在地里,好让孩子们去盗回来。

放学了,几个男孩子早早就约起,今天散学后到黄泥岭上去盗薯。黄泥岭上的红薯昨天才挖了的,还没有盗过。于是大家便下课铃一响,扯起书包就往家里奔,背起一把耙头,耙头上挂着一只箢箕或者一只竹篮,吆喝着往黄泥岭上的薯土里来了。

薯土里已经有几个在盗薯了,也顾不上打招呼,见一块薯土里没有人,便将箢箕放到了土中间,表示这块土就是自己的了。接下来便找那些看上去还没有挖动的地方或者还有红薯蔸子的地方,估计着可能有留下来的红薯,便轻轻地挖下去,再将耙头一撬,一耙头泥土被翻过来,用耙头脑壳敲碎泥土,一个,两个,三个红薯便露了出来,原来是一蔸还没有挖掉的红薯,拿起蔸子将红薯带出来,在耙头把上又轻敲两下将泥土敲干净,顺手将红薯丢到土沟里或者箢箕里,再找下一处地方下手。

天慢慢地黑了,箢箕里的红薯也有了些,于是大家便准备收工。各自比一下今天大家的劳动成果,都差不多有一箢箕了,正好要回家了。有一个伙伴从箢箕里选了个大白薯,一边走一边咬,一边吐皮一边说,黄泥岭上的薯真甜!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zc1213    责任编辑:jxfhaxm528 

    Copyright©2010亚洲28365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0204187号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传真):0731-82241057  投稿邮箱:Hnfxj12345@126.com


    亚洲28365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