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头山地处中×边境某部二连的主阵地,海拔1000余米,地势险峻。
一群英勇的戍边男儿警惕地护卫着这个神圣的山头。排头山上有名排头兵,他叫何昌义,守备班长,湖南资兴人,当了12年守山人。
那年,何昌义作为守山人爬上了这座云飘雾绕的排头山,负责阵地工作。
他扛上一把锄头,挖来一棵木绵树,在阵地前种下,他告诫战士们:要像木棉树那样有英雄的性格。
守山站岗的生活并不是悠闲浪漫的抒情诗。摆在何昌义和守山人面前的景象并不美妙:营地周围怪石嶙峋,荆棘丛生,散尽硝烟的坑道断亘残壁,一片空寂荒凉的景象。周围还有各种毒蛇出没。
来自广东经济特区的新兵小许、小姜沉默了很久,他们把复杂的感情写在脸上。何昌义对他们讲:论地理环境,这里是很艰苦,可它是祖国的山。我们作为祖国的守山人,就要爱山、守山、建好山。
何昌义的行动体现在“干”字上。他带领大伙把阵地前沿那些野草割掉,野树砍掉。他们沿着陡峭的台阶,从连队把石灰挑到1000多米高的阵地上,将住房全部粉刷一遍;修堑壕,清淤泥污水,个个干得一身汗水一身泥。一天,何昌义在修堑壕时,不慎被一块30多斤重的石头砸在左脚背上,顿时鲜血直流。
“班长,你得赶快下去!”战士们请求。
“等一等,我还能挺得住!”
“班长,这次你得听我的。来人啊,把他抬走!”战士万保兵也行使了一回班长的职责。接着4名战士一声吆喝,抬班长下山,前面的战士掂起脚,后面的战士弓着背,陡坡处,前面的战士跪着一下一下往前挪,连队派车将他送往卫生队,谁知,何昌义刚刚能下地走路,就要求办出院手续。他告诉医生:“我想阵地,我想战士,离开了阵地,我心里不踏实啊!”医生被他忘我的主人翁精神感动了,给他开了药,同意他出院。
他病稍好后又带领战士从山下移来草皮铺到堑壕边和营房四周,并寻来太阳花、仙人掌、剑麻、芭蕉、柚子等450棵果树花草,种在阵地周围,把阵地点缀得郁郁葱葱,如同花园。
为了解决哨所的吃菜难问题,他和战士们在排头山这块弹丸之地劈山凿石,凭着守山人特有的毅力,靠着一幅铁肩膀和两条腿,把土一担一担挑上山,硬是在石头缝里造出1.2亩菜地。他还组织战士搭起鸡鸭鹅棚,把阵地半山腰那个旧坑道利用起来,建起了猪栏,如今,阵地瓜果飘香,鸡鸭成群。
花开花落,连队考虑他守山12年了,想要他下山到连部工作,他就是不肯,他对连队干部说:“别为难我了,我对阵地情况熟,我对战士个个了解透,留在山上能发挥作用,还是让我继续当个守山人吧。”
大山作证。何昌义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边防:自1985年以来,他所在阵地年年被广州军区、广西军区、百色军分区、团评为先进阵地。
他先后被广州军区评为“南国青年军人之星”和“优秀志愿兵”,被广西军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先进个人”。3次荣立三等功,最近,他又荣立了二等功。
排头山,男性的山,造就英雄的山!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