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之外——
湖北民族学院大三学生王楠,从大一开始加入“免费午餐”志愿者队伍,负责湖北的多个乡镇,累计对接学校达到20所;
贵州蒋仕敏,2年多来,帮助20来所贫困学校申请“免费午餐”,负责贵州开餐学校的信息沟通,协调和安排学校对接志愿者;
浙江,铁路警察张耀。有一年在宁波站暑运期间,快开学的那几天,很多的外地孩子要回山村老家去上学,他在站台上看到一对对母子,父女的离别的场面,心里很难受。从此,他成为“免费午餐”坚定参与者;
叶攀是一个有着稳定工作的广州公务员,从“免费午餐”创始之初就尝试在广州建立起志愿者团队,联合广州高校学生志愿者。2013年,他在广州高校连续举办了十几场“免费午餐”公益宣传义卖活动,让“免费午餐”在高校中得到极大的传播;
亚力坤·吾斯曼是“免费午餐”新疆志愿者,因为他,天山深处,升起“免费午餐”炊烟;
林如馨是福建人,武汉学生,2014年暑假加入“免费午餐”大家庭,承担着“免费午餐”微信公众号编辑;
杨雅琴2011年7月加入“免费午餐”团队,至今每天平均上线工作时间2个多小时。在“免费午餐”公益店上线初期,无自动发货插件、人手较少的情况下,她身兼多职,担任咨询以及虚拟发货小二。2012年7月,天猫店与第三方发货方“上海发网”合作后,她作为“免费午餐”固定对接人,进入对方的操作系统,进行物流的售后处理,平均每月要进行300个实物订单的提交、查询以及运费的手工核实;
乐乐窝说:“既然做了就要担起一份责任”;
小白i加菲说:“额,其实,我只是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实现某种意义的公平。虽然说人人生来平等,但是资源分配的不平均是客观存在的,除了天灾,导致贫穷和知识困乏的原因大部分是人为的,所以需要人来改变,哪怕只是一点点”;
光头说:“就让这种爱一代代传承吧!”
木子非李说: “柔软改变中国。我们一直,一直相信行动的力量……”
这是志愿者共同的心声。他们有1200余位,有限的文字,无从一一将他们秀出,我们能做的,是聆听他们滚烫的话语,触摸他们温热的心跳,持久而深刻地感动。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