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步头降学校没多久就打算要在支教结束后写一篇文,聊以记录这半年的时光。名字也很早就想好了,就叫《一个人的步头降》。
我所在班的教室,黑板破旧斑驳,板书的时候,右手都不知翘起的碎片刮疼了多少次。作为‘免费午餐’志愿者,课余,我另一项任务便是走访贫困生家庭。我给自己制定的计划是每周末去一个家庭,近的就当天回,如果太远了就在学生家住下。就这样,我遇到了蒲烯。
这是一个初三女孩,她尚在襁褓时就失去了父亲,爷爷奶奶一身的病,妈妈改了嫁。让我惊叹的是,蒲烯家非常整洁。厕所的门上竟贴着写着‘door’的纸条,厕所里贴有另一张,写有‘toilet’。蒲烯的成绩相当好,为了给她信心,我与她聊天不时描绘她的美好未来,不想,她却是越聊越伤心,最后号啕大哭起来。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时,她奶奶告知我:读过今年,蒲烯就要出去打工了,因为家里实在支付不起学费。我心一沉,对自己发誓,决不能让她因贫困而失去上学机会。此后,我找到‘草姐’,‘草姐’又找到‘刘先生’,‘刘先生’愿意承担蒲烯自高中到大学毕业的全部学费。这还不够,高中三年,还得有5000元生活费。我通过QQ,找到怀化当地‘蒲公英’公益组织负责人果子哥……后来,不用我说,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我终于发现,步头降并不是一个人的,而是无数人的步头降,因为爱的意念,善的力量从来就不曾走开……”
2014年4月,“免费午餐”4周年生日之际,新晃“免费午餐“志愿者、步头降的一位支教老师这样记下了他的感受。
应当载于公益史册的,还有“免费午餐”的一个又一个团队。
江西景德镇团队、“免费午餐”广东大学生驿站、四川大凉山本土青年组建的“凉饭团”、湖南团队、贵州团队、爱心熊伙伴团队、“中山大学南方萤火虫助学社”……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