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湖南省反邪教协会 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要闻快讯 洞庭和风 科学普及 警钟长鸣 社会关爱 理论园地 经验交流 红枫视频 社会百态 爱心家园 宗教与邪教 心理与健康
神州风采 三湘揽胜 湘江评论 文学书画 歌舞曲艺 政策法规 读者论坛 通知公告 协会概况 基层动态 邪教大观 反邪教图书 反邪教知识
天气预报:
本站文章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 亚洲28365 >> 政策法规 >> 正文
向来自港湾里的伤害“亮剑”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赵前进  日期:2016-3-13 21:44:35  浏览次数:

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可以说是最温馨的港湾,可对于极少部分人来说,却是恶梦开始的地方,因为在家的某个角落里,等待着的可能是让人不寒而栗的家庭暴力。

3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作为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该法明确了家暴的范围,即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人身、精神侵害行为。

家庭暴力自古以来就存在,即使到了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家庭暴力仍然没有杜绝。家庭暴力的形式虽然五花八门,也没有特定身份的受害人,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危害极大,轻则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重则导致家破人亡。

我这里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可以通过百度搜索“家庭暴力悲剧”,就会搜出无以计数的诸如《家庭暴力引发悲剧,少年护母失手痛死父亲》、《嗜虐成性妻子愤杀夫家庭暴力导致人生悲剧》、《少年铁锤弑父背后 常年家暴引发悲剧》等类型的新闻,让人叹息,引人深思。

引发家庭暴力的因素较多,如果硬要分门别类,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施暴家庭成员愚昧无知或素质不高,没有找到解决家庭矛盾的理智方式;二是家庭成员结构复杂,家庭矛盾积郁已久且没有及时沟通化解;三是部分男性施暴家庭成员生性嗜酒,醉酒后做出伤害家庭成员的事情;四是个别家暴受害人自身存在一定过错,又没有得到理性解决;五是个别施暴人员生性暴躁,不愿寻找理性解决家庭矛盾的办法,只相信“拳脚里面出道理”;六是个别人性格扭曲,以伤害他人为乐,其中也包含家庭成员。除此之外,一些精神有缺陷的人也有可能引发家庭暴力。

可无论是什么原因,也无论有多大的矛盾,暴力行为都绝对不应该发生在家庭成员身上!

诚然,我们都是凡人,凡人不可避免有喜怒哀乐。当我们愤怒的时候,当我们失意的时候,我们有很多方式可以化解,我们有很多办法可以改变,采取家暴方式是最不可取的,是最愚昧无知的。

前面讲了,家,是最温馨的港湾,其实家之所以能成为每个人的温馨港湾,除了可以遮风避雨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家里有家庭成员的牵挂和最无私的爱!

我们中国人大都信佛,佛讲求一个缘字。有句话说,同船过渡,五百年修就,而有缘成为同一个屋檐下的一家人,不知修了多少年才才修来这份缘分?

既然有缘成为一家人,就应该互尊互爱,让彼此成为对方最忠诚最值得信赖的精神依靠。当我们和家庭成员发生矛盾时,我们首先冷静反思自己的问题,如果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要勇于承担,果断改正;如果问题出在对方身上,更要保持冷静,用最平和的方式进行沟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宽容和大度;如果家庭发生重大不顺,要根据自己的身份勇于担起责任,而不是用粗暴行为火上加油。当然,如果你在某一时刻失去理智,做出伤害家人的行为,千万要记住止步越早越好,并坚决做到下不为例,否则你就算事后反复道歉,但一旦恶性循环下去,也是会伤透家人的心的,甚至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此前,由于受“同在一个屋檐下”和“家丑不可外扬”这两个特定因素的影响,很多家庭暴力都在受害人的隐忍中没有浮出水面,有的甚至还在恶性延续着,随着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的正式实施,将会对家庭施暴者构成强大的震慑力,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将该法当作保护自己不受家庭成员不法伤害的利器。但毋庸置疑的是,法律可以在阳关下运行,但绝对保护不了甘愿躲在家庭阴暗一角隐忍的那部分家暴受害人。

作为现代文明人,我们的拳脚坚决不要相加于他人,尤其是自己的家人;作为施暴者,当你高举拳头的时候,要好好权衡一下法律的威严,同时能深深地看一眼拳头下面的亲人;作为家暴的受害者,你可以给伤害你的家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但绝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给,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和尊严,因为频频伤害你的家人,不值得你包容和维护。

最后让我们携起手来,高举法律武器,共同向来自港湾里的伤害“亮剑”,最终让每一个家都能真正成为最温馨的港湾。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 城步开展“远离家暴, 共建和谐” 宣传活动
短暂的远航(六)
中国古典诗词分类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红枫    责任编辑:pghpjz 

    Copyright©2010亚洲28365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0204187号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传真):0731-82241057  投稿邮箱:Hnfxj12345@126.com


    亚洲28365微信“二维码”